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捕食行为通常指的是动物之间的行为,实际上在微生物界也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捕食现象。我们在研究桑白粉病病原生物学特征的过程中发现一株类似酵母菌的真菌可以利用桑白粉病病原分生孢子来进行生长繁殖,我们将其从桑叶表面分离、培养,分离号CNm2012,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被鉴定并命名为Pseudozyma aphidis CNm2012。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该菌株对桑白粉病的病原菌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方式即可捕食桑白粉菌的分生孢子,该菌株这一生物学特征迄今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CNm2012菌株的这一生物学特性暗示了其具有作为桑白粉病生防菌的潜能。目前该菌种保存在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无脊椎病理及应用微生物学研究室。本研究中,我们为了证实菌株CNm2012具有作为生防菌的潜能,我们首先将其和桑白粉菌分生孢子共培养,以确定其确实可以利用桑白粉菌分生孢子为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接着,我们又设计实验研究了其对桑树和家蚕的安全性,在满足了菌株CNm2012对桑树及家蚕具有安全性的前提下,我们又进行了田间试验来评估其田间防治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菌株CNm2012与桑白粉菌分生孢子混合培养,显微观察结果显示菌株CNm2012可以被桑白粉菌分生孢子吸引并且利用桑白粉菌分生孢子为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导致桑白粉菌分生孢子质壁分离,并最终导致其坍塌;将相同浓度的菌株CNm2012与不同浓度的桑白粉菌分生孢子混合,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随着桑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加,菌株CNm2012的OD值也增加,也就是菌株CNm2012的浓度随之增加,而空白对照没变化,这一结果表明菌株CNm2012确实可以利用桑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营养来满足自身生长和繁殖。2.不同浓度的CNm2012菌悬液用喷雾法处理桑树,持续观察半个月,均未发现桑树树干、树叶出现病症,甚至在处理浓度高达109cfu/ml的情况下,桑树也未表现出病症,说明菌株CNm2012不是桑树病原菌,其使用对桑树具有安全性。3.菌株CNm2012制成悬液用喂食法处理家蚕,在浓度为107cfu/ml及以下,菌株CNm2012对家蚕体重增重、上蔟时间、双宫茧产生、全茧量和茧层量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在菌液浓度高达109cfu/ml的情况下,菌株CNm2012会影响家蚕体重的增重和全茧量,但是对茧层量、上蔟时间、双宫茧产生都不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菌株CNm2012制成悬液用浸泡法处理家蚕,即使在处理浓度高达109cfu/ml的情况下,菌株CNm2012对家蚕体重增重、上蔟时间、双宫茧产生、全茧量和茧层量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两组实验结果说明菌株CNm2012的使用对蚕的经济效益具有安全性。4.田间实验表明在处理前三天,菌株可以显著抑制桑白粉菌病斑个数及病斑大小增长趋势的增加,显著减少分生孢子的产生、扩散与感染传播;处理一周时,菌株CNm2012可湿性粉剂仍可以抑制病斑大小的增长趋势;对处理后新感染叶片比例进行统计显示:施药第7天,在对照组新感染桑叶增长比例达到30.90%的同时,多菌灵病叶增长为19.47%, CNm2012的病叶增长为11.24%。结果显示菌株CNm2012预防效果优于多菌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