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超快混合器及生物大分子折叠动力学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236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的功能与其三维结构密切相关,折叠动力学研究可揭示生物大分子从自由的一级结构形成具有活性高级结构的动态过程,近年来倍受科学界重视。2005年,Science杂志将蛋白质折叠列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挑战之一。生物大分子的折叠过程一般发生在毫秒、微秒甚至是亚微秒时间水平,而启动折叠反应则需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快速混合技术能使溶液在短时间内达到完全混合从而触发反应,是一种常被用于研究分子折叠反应的有效手段。大分子折叠动力学研究的传统工具是停流装置,然而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和大的样品消耗量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尤其是追踪折叠早期动力学。本文基于微流控芯片连续流概念,提出了三种用于生物大分子折叠动力学研究的快速微混合器,为解决动力学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提供了新技术手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低粘度溶液,发展了一种混合时间短且结构简单的新型Z型微混合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手段证实该混合器能在16μs内实现溶液的完全混合,采用该混合器研究了化学发光反应动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缩小该混合器微结构的尺寸,可以使其混合时间缩短至5.5μs,比目前最快的混沌流混合器(其混合时间是11μs)的混合速度提高了一倍;进一步采用该Z型混合器研究了人类端粒DNA序列在金属离子存在下形成四聚体的早期折叠动力学过程,观察到了该DNA分子由线性结构坍缩成发夹结构的实验证据。(2)针对高粘度溶液,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简便且能快速混合的ω型混合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际混合实验,证明该ω型混合器能在579.4μs内实现粘度为水的33.6倍的溶液的完全混合,其混合时间比文献报道的结果缩短了约1000倍;进一步利用该混合器研究了人类端粒DNA序列在分子拥挤环境下形成G-四聚体的早期折叠动力学过程,发现G-四聚体在分子拥挤条件下存在亚毫秒尺度的折叠事件。(3)针对样本消耗问题,提出了微流控芯片双水力聚焦概念,并设计了一种时间窗口宽、样品消耗量少且结构简单的双水力聚焦微混合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评价,表明该混合器能有效实现两种大分子的快速混合,且其对动力学反应的时间观察范围达4个数量级,可涵盖从亚毫秒到数秒钟(710s-5.36s),而对两种生物大分子的样品消耗均小于0.55μL/min,比已有文献减少了约1000倍;利用该混合器研究了人类端粒G-四聚体与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的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发现SSBP的结合能触发G-四聚体的去折叠过程,且处于高浓度Na+溶液条件下的G-四聚体其去折叠速率相对更慢。总之,本文针对目前生物大分子折叠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三种快速微混合器;针对特定的研究问题,采用计算机建模仿真和实验两种方式证明它们均具有好的混合效果和时间分辨率;进一步通过基本生物学问题的探讨证明三者具备研究生物大分子折叠动力学的能力和巨大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前至第六次化疗后不同时间点症状发生的强度、频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确定症状群的组成,了解不同时间点症状群的组成变化情况
目的选取萝卜为研究对象,研究食用加工对萝卜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残留量及膳食暴露评估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种植、模拟餐前加工和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漂烫、腌制和干
目的利用不同水溶性及脂溶性抗氧化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改性,以期在改善复合膜综合性能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其抗氧化能力。方法以茶多酚、柠檬酸、BHT和维生素E为变量,甘油/
目的 通过梳理京津冀地区文旅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理论研究,以及对已有文旅产品项目的设计成果、实践成果的现象、问题、趋势分析,探寻基于设计视角下的京津冀文旅产品创新
目的针对鲜杏果实在电商物流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软、皱皮、酒化等品质下降现象,探究BioSuee膜对新疆"赛买提"杏采后贮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赛买提"杏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不
目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评价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为开发苹果品质快速检测设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富士"苹果的高光谱图像,并获取感兴趣区域的反射
目的探究影响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行为意向的因素,促进数字化科普展品的创新设计发展。方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产品创新度和用户体验,构建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的行为意向理
目的研究塑料代替传统胶黏剂制得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特性。方法以桉木单板为原料,采用热压成形的方式,利用单因素分析热压温度和塑料种类对板材性能的
目的提出疫情数据可视化叙事设计的方法,在疫情数据信息传播过程中,叙事设计为民众提供了易懂易记的数据信息,更好地解决了从数据感知到对数据认知以及产生行为反应等一系列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群体的感性需求,挖掘老年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研究将老年浴缸产品造型的表现要素转化为设计要素的方法,实现感性工学在老年浴缸设计中的应用,建立老年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