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丸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uo_yanji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病因不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众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其主要标志。现已知道,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有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结果是导致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指在胰岛素的末梢组织(主要在骨骼肌)对胰岛素介导的糖利用发生障碍,导致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机体代偿性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并进一步导致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血压升高等表现。从而胰岛素抵抗成为高血压和糖尿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杞菊地黄丸以肝肾为本,滋肾养肝,育阴潜阳,以治本为主,可有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但其治疗效果如何,尚未看到相关报道。【目的】以杞菊地黄丸为临床观察药物,探讨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功效和机理,为今后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期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取符合标准的住院病人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杞菊地黄丸,观察两组实验指标的变化。【结果】杞菊地黄丸对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虚组与非阴虚组对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在血脂、血糖、血压、胰岛素等方面的对比均有显著的改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杞菊地黄丸治疗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中医症候改善明显,尤其对于辨证属于“阴虚型”的患者。
其他文献
临床上由蛋白质/多肽类药物注射引起的问题,促进了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口服制剂的研究。如何避免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在口服过程中不被胃肠蛋白酶等降解,以及改善其口服吸收是剂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疏肝解毒、健脾消导四种不同法则组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选
中国传统道德从先秦时期产生和奠基,历经几千年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具有独特内容和风格的传统美德,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推行,我国传
流动儿童在成长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流动儿童安全事故的频发,不仅给流动儿童及其家庭造成了伤害,而且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
1案例资料某日李某(男,57岁)失踪,2日后被发现悬吊在乡村砖瓦厂附近一棵树上。尸体检验:头面部见不规则分布的散乱小条片状表皮剥脱及浅表皮肤划痕。颈前区至双侧乳突处,见不连续的
隋代国祚短、存世书法作品不多,但铭石楷书较为突出,其成因涉及诸多方面。自魏晋始,政权频繁更替,南北双方对峙、相互渗透,书法经历了"洛阳体"~[1]兴起、北朝后期复古、宗教
目的:本文在中医辩证论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系统回顾和分析了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病理转变过程,以及与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进而初步探讨高脂血症的中医辩证分型
目的:建立枳实、枳壳药材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和橙皮苷3种黄酮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对枳实和枳壳中黄酮苷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华医典》第五版的光盘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古籍医案进行系统地检索,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在古代的用药经验与组方规律
背景: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出现了一个新概念“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神经血管单元”是指由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