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面条作为亚洲国家的一种主食,根据其含水量不同分为挂面、半干面和鲜湿面。鲜湿面口感筋道,蒸煮时间短,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鲜湿面含水量较高容易褐变,严重影响鲜湿面产业的发展。本课题主要研究鲜湿面的褐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探究抑制鲜湿面褐变的有效措施。首先,探究鲜湿面储藏期间(0-24 h)的褐变规律和影响因素。测定鲜湿面在储藏过程中的色泽(ΔL*、a*、b*)、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游离多酚含量的变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条作为亚洲国家的一种主食,根据其含水量不同分为挂面、半干面和鲜湿面。鲜湿面口感筋道,蒸煮时间短,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鲜湿面含水量较高容易褐变,严重影响鲜湿面产业的发展。本课题主要研究鲜湿面的褐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探究抑制鲜湿面褐变的有效措施。首先,探究鲜湿面储藏期间(0-24 h)的褐变规律和影响因素。测定鲜湿面在储藏过程中的色泽(ΔL*、a*、b*)、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游离多酚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鲜湿面在储藏过程中色泽变暗,其褐变曲线可以分为Ⅰ阶段(0-4 h)和Ⅱ(4-24 h)阶段,Ⅰ阶段的曲线呈非线性变化,Ⅱ阶段的曲线呈线性变化(ΔL*=k3t+b);PPO活性在储藏期间几乎不变;游离多酚含量在0-4 h无显著变化,在4-24 h下降了23.89%。探究PPO、蛋白质、pH和水分活度对鲜湿面褐变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了PPO抑制剂后,鲜湿面ΔL*显著(P<0.05)减小,其中ΔL*0-4h降低了7.91%,而ΔL*4-24h降低了40.69%,说明PPO褐变主要发生在4-24 h。回添5%蛋白质后鲜湿面的ΔL*显著增大,说明蛋白质是引起鲜湿面的褐变的原因之一。测定pH对鲜湿面ΔL*的影响,结果发现当pH<6或pH>10时,ΔL*减小;当pH在7-9时,ΔL*增大,说明pH是影响鲜湿面褐变的重要因素。测定水分活度对鲜湿面ΔL*的影响,结果发现当AW<0.90时,ΔL*无显著变化;当AW>0.92时,ΔL*上升。其次,探究了天冬氨酸对于鲜湿面褐变的抑制效果及其抑制机理。鲜湿面的ΔL*、PPO活性随天冬氨酸(0.1%-0.9%)添加量的增加显著(P<0.05)降低,且游离多酚保留率升高,说明天冬氨酸能通过抑制PPO活性,减少多酚的氧化抑制鲜湿面的褐变。测定不同pH值和Cu2+浓度下的PPO溶液的活性,结果发现天冬氨酸对PPO的抑制为两个途径:(1)降低pH;(2)螯合PPO活性中心的Cu2+。采用TOF-MS-HPLC对PPO-邻苯二酚体系的酶促褐变产物进行分析,发现天冬氨酸能够减少PPO酶促褐变的产物。此外,探究了L-半胱氨酸对于鲜湿面褐变的抑制效果及抑制机理。鲜湿面的ΔL*随着L-半胱氨酸(0.02%-0.1%)添加量增加而减小。测定L-半胱氨酸添加对鲜湿面PPO活性、pH、游离多酚保留率的影响,结果发现L-半胱氨酸能够降低pH和PPO活性,减少游离多酚的氧化。通过TOF-MS-HPLC测定PPO-邻苯二酚体系的酶促褐变产物,结果发现L-半胱氨酸能与褐变中间产物醌类反应生成稳定的浅色物质,从而减少褐变产物。随后,探究了磷酸盐(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对鲜湿面褐变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磷酸盐能够显著降低鲜湿面的ΔL*,其中焦磷酸钠的抑制效果较好。通过分析低场核磁分析,发现磷酸盐能够使鲜湿面的弛豫时间T22和T23减小,说明磷酸盐通过降低面条中水分的自由程度抑制褐变。测定磷酸盐对于面片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磷酸盐能够提高面片的弹性模量G’、粘性模量G",并降低Tanδ,说明磷酸盐能增强面片整体的弹性和紧密性。测定不同pH值和Cu2+浓度下的PPO溶液的酶活,结果发现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通过改变pH来降低PPO活性,而六偏磷酸钠通过降低pH和螯合PPO活性中心的铜离子来抑制酶活。最后,探究臭氧处理小麦粉对鲜湿面的ΔL*、PPO活性以及游离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臭氧处理后鲜湿面的ΔL*、PPO活性显著下降,游离多酚的氧化减少,说明臭氧处理小麦粉可以通过抑制PPO活性来减少鲜湿面的褐变。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发现臭氧处理能使鲜湿面的T22和T23减小,降低水分的自由程度。通过面片的流变特性分析,发现臭氧处理后面片的G’和G"升高,而Tanδ降低,说明臭氧处理后面片的弹性增大,整体的结构更紧密。臭氧处理后,鲜湿面的游离巯基、非还原状态SDS可提取蛋白和还原状态下的SDS可萃取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减少,说明臭氧处理可以促进鲜湿面中蛋白质以二硫键交联。
其他文献
近年来,加热不燃烧卷烟作为传统卷烟的低害替代产品之一出现在市场上,其产生的主流烟气需降温后才能流通入口,否则易造成抽烟者口腔、气管粘膜等的热损伤。因此,可实现烟气快速降温的香烟滤嘴,即“气溶胶冷却元件”,就成为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研发关键之一。本论文以常用卷烟滤嘴材料——二醋酸纤维素为基础材料,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制备螺旋式长烟气通道,同时研发高导热相变螺旋通道包覆材料,构建组合式烟气快速降温元件。该
草莓是极具营养价值和农业价值的特色园艺农产品,其时令性强,果实娇嫩,易腐烂变质,易受机械损伤,不利于运输及贮藏。冷冻干燥(FD)技术用于这种高营养、短保质期的果实加工,可以很好地保留其热敏性营养成分,提升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如何解决传统冻干耗时长、耗能高的问题,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是冻干生产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微波高效冻干技术,通过将传统加热板替换成微波加热源,并使用脉冲喷动床系统提升干
大米蛋白(Rice proteins,RPs)和豌豆蛋白(Pea proteins,PPs)是优质植物蛋白质。尽管RPs和PPs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由于RPs的水溶性极低(<2%)以及PPs的低消化性,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消费和市场的需求。目前有很多针对蛋白质改性的方法,但是对蛋白的结构、营养完整性和功能特性破坏较大。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采用pH循环法利用RPs和PPs制备大米蛋白/豌豆蛋白亲
脱氧核糖核酸(DNA)具有聚阴离子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DNA与配体间存在不同的结合方式和结合位点,可制备得到DNA-配体复合物,因此DNA是理想的载体材料。DNA与小分子配体间相互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配体结构、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等),其机理尚不明确,阐明DNA的配体结合特性是开发DNA载体体系的关键。DNA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亲水性,其与蛋白质均具有组装特性,可通过共组装形式构建核-壳型复合
蛋白酶可用于改善蛋白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品质。在前人的研究中,已确认内源性蛋白酶可在大豆发芽和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如提供生物合成的原料和提供氮源。但是,这些内源性蛋白酶在大豆加工中是否会发挥作用尚不清楚。基于蛋白酶对于蛋白质营养功能价值的提升作用,本论文首先将利用豆浆体系来考察内源性蛋白酶(内肽酶和外肽酶)的组成、水解条件和水解活性等,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些内源性蛋白酶在新型豆浆制取方面的作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我国消费者对于肉类消费热情逐年增加,鲜肉难以获取的现状,促进了肉类冷冻技术的发展。磁场辅助冷冻技术因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而备受关注。有研究表明,磁场冷冻过程中食品能快速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从而形成更细小的冰晶,减小细胞组织的机械损伤。本研究采用磁场冷冻技术将猪肉和牛肉分别冻融1、3、5、7个周期(-20℃冷冻14 h后4℃解冻10 h为一个周期)和冻藏2、4、6
目前,微波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物理场热加工技术已应用在鱼糜制品的加工生产中,也有研究证实针对部分酶,微波能量可能会改变酶的构象,进而影响酶解反应进程。本研究围绕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 L)对鱼糜凝胶的劣化作用,研究微波加热对Cat L诱导的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及其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初步推测,旨在为更好地使用微波方法改善鱼糜制品的凝胶性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一种易侵染小麦、大麦和玉米等作物的丝状真菌,能产生真菌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称呕吐毒素),极大降低谷物的营养价值且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禾谷镰孢菌及其产生的DON毒素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来源于天然产物的活性物质多球壳菌素(Myriocin,ISP-1)对禾谷镰孢菌及其D
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栓活性强和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溶栓剂和保健食品受到广泛关注。纳豆激酶一般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但其仍存在酶活和产量不高等问题。本论文拟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Bacillus subtilis JNFE0126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和60Co-γ射线组合诱变获得高产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迫在眉睫。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其中胰岛素抵抗导致肝脏糖异生异常升高,产生空腹高血糖。抑制肝脏糖异生是有效控制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关键点。L-阿拉伯糖是谷物与植物资源中特有的五碳醛糖,具有多种活性功能。近年来较多研究表明L-阿拉伯糖具有改善葡萄糖代谢紊乱的作用,但L-阿拉伯糖对肝脏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