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与Zr微合金化对新型Al-Zn-Mg-Sc-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ALDO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Zn-Mg合金由于具有轻质高强和良好的可加工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稀土微合金化是进一步提高铝合金性能的有效方式。稀土元素Sc在铝合金中具有显著细化晶粒、抑制再结晶和提高强度的作用,但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其在铝合金中的广泛应用。而价格相对较低的Zr元素亦具有细化晶粒和提高强度的效果。因此,研究Sc与Zr复合微合金化,以期获得低成本、高性能铝合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设计了不同成分的新型Al-Zn-Mg-Sc-Zr合金,通过对不同状态(铸态、均匀化退火态、轧制态、固溶态及时效态)合金进行形貌分析与性能测试,研究了Sc/Zr比和Sc+Zr添加量对Al-Zn-Mg-Sc-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Sc和Zr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c和Zr在铝合金中均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相较于单独添加Sc或Zr的合金,Sc和Zr复合添加所导致的细化晶粒和抑制再结晶的效果最好。Sc与Zr复合微合金化对提高合金强度具有协同增强效果。随着Sc和Zr添加量增大,合金强度增加。添加0.2wt.%Sc和0.4wt.%Zr的合金经过120℃/24h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较未添加Sc和Zr元素的合金分别提高16.2%和22.2%。在Al-Zn-Mg-Sc-Zr合金中,铸态晶粒细化效果主要来源于初生Al3(Sc,Zr)粒子,而次生Al3(Sc,Zr)粒子有效抑制了变形合金的再结晶。沉淀强化主要是由于时效过程中形成了GP区、η’相和共格Al3(Sc,Zr)二次粒子所致。细晶强化、亚晶界强化和沉淀强化为Al-Zn-Mg-Sc-Zr合金的主要强化机制。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型的零维荧光碳纳米材料,石墨烯量子点(GQDs)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界效应的存在,使其突破了二维零带隙石墨烯材料的限制而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性能。然而,在目前已
本文在热等静压条件下,采用原位合成技术,以TiH2和B4C为原料,制备TiB2-TiCx复相陶瓷材料。研究了原料颗粒尺寸、原料配比、烧结温度对TiB2-TiCx复相陶瓷的烧结性能、显微组织和
电场可调电介质材料因为在电可调振荡器、电可调滤波器以及移相器等元器件中的重要应用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电场可调电介质材料需要有尽可能高的介电常数电场可调度(=[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全球数字制造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制造业信息化理念。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协同制造。全球数字制造作为一个庞杂的体系,涉及到制造业软硬件设施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技术上需要新的信息技术环境支撑,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转变和素质的提高。然而,信息技术环境是全球数字制造的基础、纽带和平台。故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实现全球数字制造系统软件平台环境来展开的。全球数字制造其基础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