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 Cortex-M7的可视化泥石流次声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sda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石流通常是多发于山岭谷涧等地势险恶的山地区域,由于强降雨雪等一些恶劣自然行为所引起的混合有许多土石砂砾的特别的山体洪水流。泥石流来势猛然汹涌,毁灭力极大,且一经发生经常会冲垮人类居住区的许多建筑设施,对人类社会有极大的威胁。我国同样属于泥石流频发国家,并且发生原因多以持续性的强降水为主。其中我国西南区的地质构造丰富,地势多山岭沟壑,常有剧烈地壳运动,并且雨季时降水量丰富,故泥石流灾害更容易爆发并直接危害到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研究。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组织都致力于这一技术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我国对于这一技术研究也是极为重视。对比国内外的泥石流监测预警仪器,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诸如设计成本偏高、后期维护复杂、准确报警率偏低等,故本设计提出一种造价便宜且信号处理高效的算法为核心的泥石流监测预警机制来实现对泥石流灾前预警。本文具体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该系统以泥石流次声波信号的特点为基础并结合嵌入式技术中软硬件系统以及相应的算法来进行设计。该系统的硬件部分是选择一款特殊的次声波信号传感器实现对次声信号的模拟电压信号的采集,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对应的数字离散信号。该信号经过HHT希尔伯特黄变换后所得到的边际谱可以用于分析该信号频谱特性并以此来判断是否存在有泥石流次声波信号。其中该边际谱可以在嵌入式软件系统的LCD显示屏上显示其波形,同时该软件系统还具有数据文件存储、时间设置、短信报警、数据传输等功能。本系统选择STM32F767IGT6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并移植实时操作系统UCOS-III来完成数据捕捉、处理、储存等多任务操作,同时辅以搭配7寸LCD显示屏实现该系统的可视化可触控操作。最后通过整体功能测试检验,该设计大致完成了设计要求并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其他文献
采场覆岩裂隙和瓦斯运移规律是我国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的重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多孔介质性质与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得出采动裂隙带具备多孔介质的性质,为瓦斯的运移和流动提供
沈阳属于我国严寒地区,供暖能耗大,目前供暖主要采用常规能源,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且已有热网供暖灵活性差,随之产生的就是或者采暖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或者能源浪费。为了缓解环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施工快捷、施工噪音小、材料韧性好、抗震性优良等特征。由于钢结构造价成本较高,所以我国现阶段建筑结构并没有大规模广泛使用钢结构,但随着混凝土结构的拆除重建,人们发现混凝土拆除后建筑垃圾不易处理,而建筑钢材拆除后却可以重复利用。如今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建筑,钢结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节点是钢结构研究的重中之重,所以本文研究钢节点十分有意义。本文结合现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规范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站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党的政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