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贯彻执行的“和平外交战略”进行继承与调整,提出了符合时代变化并具有新意的新时期的“和平外交战略”。新时期的“和平外交战略”不仅是为了避免发生战争,其更深层的含义是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力图在国际社会建设一个真正和平持久、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兼容并包、和谐有序的和谐世界。这是中国新时期“和平外交战略”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时期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可以让世界客观公正地正确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同时,外交战略的制定和践行中需要遵循的政治伦理十分丰富,包括温文儒雅的高贵气质,惩恶扬善的底线要求,和平和谐的重要目标,平等互利的基本规范,携手合作的实现途径以及公平正义的根本原则。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和平外交战略”之所以需要改变,这与对外交往新的时代背景有关。国际环境呈现整体和平、局部动乱的态势,国内环境和谐发展的同时也不乏不安定团结的因素。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迅猛增长,也使得我们在外交上面临来自于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的诸多挑战。这些都注定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战略”必须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和平外交战略”产生变化的同时,必然导致其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产生变化,这些改变体现了新时代赋予的新意义。其中国家的生存观、安全观、利益观和责任观的改变或坚持,都影响着新时期我国“和平外交战略”的政治伦理思想的改变、演进、深化和突破。十八大以来中国“和平外交战略”中政治伦理思想在实践过程中给予我们很多新启示。无论是处理国家海洋领土争端问题还是处理国际个别地区问题,我国新时期的“和平外交战略”中的政治伦理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为有效解决各种争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国“和平外交战略”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有很多新特点,对我国当代外交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创新,有助于国际社会和平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