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盛行,尽管英语教学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尤其是传统的选拨人才模式的桎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潜意识地倾向于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的教授,而忽视英语作为语言其本身所应该发挥的作用。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是外语,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和学生自身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然而初中英语学习阶段既是基础语言习得阶段,也是综合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研究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英语打下基础。首先,本文结合初中生英语素养的概念和培养目标,概述了国外国内就初中生英语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初中生英语素养培养的现状,应试教育的内在驱使导致越来越多的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本上,而忽略了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培养。第二章结合建构主义理论、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和学习层次理论,阐述了新课程标准的原则。事实上,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仅有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初中英语学习阶段既是基础语言习得阶段,也是综合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初中生进行英语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其次,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笔者在实验班进行了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实验研究。第三章是实证研究,本实验始于2009年,笔者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实验法,描述记录了实验的情况,通过前测,得知实验班学生和对比班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和学习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之后对其进行英语素养的教学实验,强化了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多方面、多知识领域和多种技能的培养。通过七个阶段的分层次学习实验方案来阶梯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测试收集实验数据,最终得出了与实验假设一致的结论。然后,本论文分别阐述初中生英语素养培养预计成效和独创性成果。同时,针对实验的结果,分别对教师、学生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提出了笔者的建议。最后,笔者发现,注重对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从而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英语这门国际化语言,并且学生会主动涉猎英语语言带来的相关生活信息,将英语语言自觉运用他们的生活当中去。同时,本论文指出了本研究的结论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