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苏州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再加上战争、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作用,城市公共环境日趋恶化。垃圾成堆、污秽横流、饮水遭到污染,瘟疫也频繁来袭,严重影响了市容卫生和人民身心健康。为了改善城市卫生环境,苏州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公共卫生建设,近代苏城公共卫生事业由此兴起。清末民初,由于政府行政能力较弱,商会、市民公社及教会、红十字会等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力量在公共卫生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由于政治稳定,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在公共卫生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苏州地方政府及社会力量在公共卫生建设中所起作用虽不尽相同,但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街道清理、粪污处理及饮水安全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卫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治理,疫情防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过程中,政府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及相关法规也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 清末至民国前期苏州公共卫生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改善了苏城公共卫生环境,同时对当今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也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