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软弱围岩地铁隧道下穿地表建筑物的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0496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上建筑结构以下或附近具有破碎地层或不良地质情况时,分析地铁下穿施工引起的环境响应具有关键意义。施工中为了控制地表沉降,常采取注浆加固措施,但注浆方法和注浆材料不佳的情况,经常不能控制住变形或出现地表隆起事故威胁结构安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等手段来研究隧道施工对地层、建筑物的不良作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运用Peck的沉降理论计算了本文依托工程的隧道左洞开挖产生的地表横向沉降分布曲线和地表纵向分布曲线,计算得出本文依托工程的地表沉降最大值为17.31mm,横向沉降槽范围约为4D,其中2D范围内的上部建筑物容易受到明显影响。(2)对于青岛地铁3号线泉~李地铁区间的地层情况下,对隧道下穿建筑物段的0.81D埋深隧道、1.62D(11.31m)埋深隧道和3.24D埋深隧道进行了数值分析,认为三种埋深的隧道根据现场施工顺序,隧道的分段错开开挖能够有效防止隧道开挖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三种埋深的隧道开挖后的支护结构的位移及应力和相应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0.81D埋深的隧道在本文设计的支护条件和开挖方式下不能保证上部建筑物的安全,而埋深1.62D和3.24D的隧道以本文前述的支护和施工方案都能保证安全,且3.24D埋深隧道较1.62D埋深的安全度的提升与1.62D埋深较0.81D的安全度的提升相比要小得多,故实际工程兼顾安全和经济要求,选择了1.62D埋深的隧道。(3)对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相应控制技术用于实际工程中,并通过施工后的监测数据证实了本文设计的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施工控制技术对本文依托工程的有效性。(4)基于对浅埋破碎地层条件下地铁区间穿过上部结构物的施工控制及监测管理分析,将监测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就隧道左洞施工中的最大净空收敛和最大地表沉降分别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本文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在物理力学方面等效实际隧道开挖。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致全球制造业大会贺信中强调“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供应链的支撑。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稳健的供应链体系是制造业安全的保障。然而,当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逆全球化思潮涌动
WEA复合胶结料为多相组成材料,其强度形成涉及水分蒸发、微粒扩散聚结、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和SBR胶乳及乳化沥青破乳的复杂交互作用过程,性能变化不可预知,因而有必要对其抗老化性能和老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其耐候性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较少,论文借助沥青老化试验方法分别探讨了热氧老化、紫外老化及自然老化条件下复合胶结料性能衰变规律,以确定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抵抗环境作用能力。论文采用附着力拉拔试验、动态
碳/碳(C/C)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和碳基体复合而成,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和优异的高温性能等特点,是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十分重要的超高温结构材料。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对C/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提出了愈加苛刻的要求。由于C/C复合材料的碳基体强度低、脆性大,在层间、层内、束间等存在大量未被增强的碳基体,在加工过程中纤维变短,增强效果大幅度减弱,导致材料的低应力失效。针对此问题,本文先后采用注射
继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全国各地也积极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措施。同时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积极投身其中,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这些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乡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形势喜人。如何科学的规划建设农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随着城市智能化进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其中窨井是城市供水、污水排放、光纤网络的重要联结渠道,而在城市建设中窨井的破损率也愈来愈高,更换过程亦较为繁琐,针对大量的城市窨井盖更换需求及繁琐且低效率的人工更换方式,设计研究一种效率较高、自动化施工、响应灵敏的窨井盖更换机器人。本文对窨井盖更换机器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窨井盖更换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静力学仿真分析根据窨井更换施工具体方案及常见窨井尺寸
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日益增长,城市立交隧道作为城市地面空间的延伸线,在平衡路网交通流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立交隧道开挖规模较一般城市隧道更大,导致围岩变形失稳、动力地质破坏与水灾水害等问题愈加严重,其中水灾水害频繁且突出,成为了影响施工安全、限制新建隧道进度和增加经济消耗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理论推导、数值仿真与模型试验等研究方法,以新建上穿隧道和新建下穿隧道作为研究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的进出口业务量有了突破性的增长。但相关研究和数据表明,尽管我国跨境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大,但目前跨境物流平台普遍存在着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物流信息追溯困难、行业标准混乱、缺少信任基础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解决传统跨境物流平台的难点与痛点,提高跨境物流效率与降低成本变得十分必要。区块链技术由于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建立信任,具有开放、全网共识、交易透明、不可篡改、全程可追
“互联网+农业”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生鲜电商模式创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与冲突不断衍生出新的特征。随着消费升级,人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购物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线上购买生鲜农产品,且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鲜度)的要求逐步提升,导致质量(鲜度)竞争已成为生鲜农产品市场竞争的焦点。伴随着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和农产品服务平台的涌现,线上农产品的零售模式逐渐多样化,网络直销、委托代销等销售模式逐渐被企业接受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人们对事物更新换代的速度,由于资源初次利用率及再利用率的低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增大了环境的压力,绝大部分废旧品中仍然存在再次开发利用的潜力。研究与实践表明,回收再制造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经济绩效与环保效益,对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旧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回收价格与再制造成本,是影响企业回收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在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所产生的交通事故,对人民的财产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汽车主动安全控制领域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控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主动避撞控制系统作为先进安全技术之一,能够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汽车主动避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