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情境复杂性、动态性与多元利益导向使管理者面临更多的两难或多难伦理困境相关决策。德才兼备的管理者面对决策困境也会做出自我和他人利益均遭受损失的非伦理行为。一些决策者自身具有良好伦理意识,却由于认知能力或情境的限制,最终产生非伦理决策。这类现象难以被目前理论很好地解释,因此受到商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个体面对伦理困境如何决策成为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关注的研究热点。伦理决策研究者大多从个人、组织和道德强度三方面探讨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但较少有研究从认知和风险敏感等行为过程视角整体分析情境和个人因素对伦理决策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本文基于风险敏感理论对伦理决策进行探索,设计了多重情境下的伦理决策实验,构建了解释水平对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模型,探索了影响过程中决策者风险敏感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解释水平下个体面临伦理困境时的伦理判断存在显著差异:与低解释水平相比,伦理困境的高水平解释能促进决策者的伦理行为,对非伦理行为的可接受程度更低。风险敏感在解释水平影响伦理决策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高解释水平下的个体对未来风险的容忍度更高,倾向于做出伦理行为;低解释水平将导致决策者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更倾向于保守的自利决策,产生非伦理行为。另外,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在解释水平影响风险敏感的关系中产生调节作用,并与伦理决策显著正向相关。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越高,越易作出符合伦理原则的决策。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风险敏感理论探索解释水平对伦理决策的影响规律,为伦理决策影响因素及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伦理决策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的了解,有助于在管理实践中利用这些规律制定出有效的干预程序,促使个体更好地自我控制、解决冲突与决策,从而产生具有正向社会评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