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打车软件补贴行为低于成本价销售的界定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jie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车软件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出租车市场分配不均的问题。但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打车软件行业内部兼并不断,竞争愈演愈烈。从最盛期的30余款打车软件逐渐形成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家独大的局面。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为了争夺市场更是开展了价格补贴战,从现金补贴发展为打车红包、优惠券、积分换礼品等“暗补贴”模式。目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尚无对类打车软件补贴行为不正当竞争的规定,面对激烈的打车软件竞争市场,我国的法律规制相对滞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不尽完善。本文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为基础,从经营者主观目的及商品成本构成两大构成要件来分析打车软件的补贴行为的性质。打车软件基于其正向外部性以及软件产品的使用相关性,其大范围补贴行为具有明显的掠夺性特征,但是由于软件类产品的特点及打车软件行业竞争的新模式使得传统的判定标准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依照目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的规定,打车软件的补贴行为不能构成低于成本价销售。但是,针对打车软件的补贴现象,我们还应当警惕采用如此大规模的补贴进行推广是否在无形之中抬高了打车软件行业的交易成本。营销创新的标准以及政府监管的尺度都应将是否有利于民生发展作为首要原则,打车软件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为了使广大用户平等的享有社会公共资源,不能沦为盲目竞争而变相的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其余的55个民族是少数民族。国家领导人对于少数民族工作历来十分重视。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好少数民族
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的逐渐深入,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出现。同时,由于大学校园的日趋社会化,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因素不断蔓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多边贸易体制在促进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环境压力。20世纪90年代,贸易与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特别是W
本文从多方面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
改革进程中,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处在剧烈调整的过程中,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必然带来利益的碰撞和深层矛盾的暴露。随着新旧体制的更替,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作为社会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