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产业发展过快、房价上涨过猛、市场需求过度等不合理现象。我国政府针对这些问题,出台多项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查和管理,但收效甚微。高房价、供需结构矛盾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给有效地政策制定和执行带来了困境,公共部门管理者已不能单一的依靠传统官僚组织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必须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来维持政策的合法性。政策网络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分析政策参与过程中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的方法和理论框架。本文在对《中国统计年鉴(2007、2008)》中房地产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揭露房地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尝试运用政策网络理论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过程。通过梳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网络中的网络主体,进一步探讨政策过程中政府各部门与各利益集团间的复杂网络关系,进而明确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网络中的各主要行动者及其互动关系,从而探究政策网络中政府的职能,并为完善政策网络中政府职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是一个多主体互动的过程。其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商等利益主体之间围绕着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各种互动行为,始终贯穿于整个政策全过程。由此可见,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网络是一个动态调节过程。政策网络中的诸多行动者都不能通过集中的、统一的途径达到政策目标,而是通过他们之间互动行为形成的网络结构,采取多种途径以达成政策目标。同时,网络中各行动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改变,又会形成新的政策网络结构。由于,政策网络的动态性、互依性、排他性等特征以及我国政策网络结构的发展不成熟现状等因素,决定政府在网络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保障网络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