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修饰的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ua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具有特异性的分子识别和对刺激信号响应的特性,在生物传感、纳米医药、智能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将DNA分子的识别和响应转换成可读取和量化的信号,需要将DNA和具有光、电、磁等特性的材料相结合。其中DNA和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共价接枝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和有机功能材料的共价接枝还有比较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疏水性较强的有机材料,接枝的方法仍需探索。有机共轭荧光小分子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在荧光检测、光热治疗、光声成像以及光动治疗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应用。在众多有机共轭荧光小分子中,从花菁类、萘二酰亚胺类、芘类等荧光染料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AIE分子,这些共轭分子往往具有不同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也将影响其同DNA共价接枝方法的选择。本课题从三种不同的DNA共价接枝策略出发,探索了DNA和有机荧光分子的共价接枝的最佳路径。在此基础上,选取“无铜催化液相点击反应”合成的近红外染料IR783和DNA共价接枝产物,和氧化石墨烯相结合得到一种可对pH响应的荧光检测与成像纳米体系,并探索这类材料在pH响应光热治疗方面的应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DAB辅助的溶液法”合成了芘(Pyrene)和DNA的共价接枝产物。该方法通过DNA合成仪完成了对DNA序列的合成与氨基功能化修饰,并利用DDAB的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将功能化DNA分子转移到有机相中和1-芘丁酸通过酰胺化反应完成共价接枝。该方法很好的解决了由于DNA油溶性差限制其与非水溶性分子反应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共价接枝的效率。利用“Cu(Ⅰ)催化的点击反应”固相后合成了AIE分子TPE和DNA单端连接及双端连接的共价接枝产物。该方法利用DNA合成仪合成功能化的DNA序列而不从固体支撑物CPG上切割下来,将连接有DNA的CPG直接投入有机相,从而DNA在固体表面和叠氮修饰的TPE分子发生Cu(Ⅰ)催化的点击化学反应,经提纯操作得到单末端与双末端共价接枝产物。该方法很好解决了DNA与油溶性分子不相容的问题,反应产率可观且操作简便,为分子设计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利用“无Cu催化的点击反应”液相合成IR783分子和DNA的共价接枝产物。该方法将DNA合成仪合成的氨基修饰DNA与环辛炔的NHS活性酯(DBCO-NHS)投入液相酰胺化反应得到了DBCO-DNA,再利用“无Cu催化的点击反应”在液相中实现了DBCO-DNA与N3-IR783的共价连接。该方法不仅效率可观,操作便捷,同时避免了Cu等金属离子的参与,减少了生物毒性的风险,为其他染料与DNA的连接提供了合成思路。在合成的IR783-DNA基础上,将其与氧化石墨烯(GO)构建了具有pH响应的诊疗一体纳米应用平台。本论文通过功能化修饰的Anchor DNA与GO之间的酰胺化反应,实现了DNA与GO的化学接枝。同时,通过设计具有pH响应的i-motif核酸序列,以碱基互补配对为原则,构建IR783-DNA-Cy3i-motif-Anchor-GO这样综合pH响应、荧光变化、荧光成像以及光热治疗的多功能平台。本课题通过对三种合成策略的探索和比较,总结了DNA和疏水性的有机荧光分子共价接枝的可行策略,对未来发展基于有机荧光分子的DNA功能分子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结合有机荧光分子优越的光学特性和DNA分子的识别和响应特性,将为新型探针体系、诊疗一体化材料、智能材料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设计空间。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无污染的储能装置,具有高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卫星等空间领域显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空间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环境实际涵盖了电场、化学场、力场、辐射场等多物理场耦合,一方面,在电场和化学场作用下,锂离子在高容量电极间嵌入和脱出导致严重的体积变形甚至破坏,造成其电化学性能衰退;另一方面,辐射场作用的多变量耦合失效问题更为复杂,严重制约锂离子电池在
目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而植被护坡作为一种新兴的边坡防护技术更是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以植物根系出发对植被护坡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首先通过现场调查,确定以小凌河锦州段堤防边坡地质环境为背景,并收集土样进行土力学试验,从而确定试验区土体的基本物理参数。然后以堤防边坡上常见植被高羊茅的根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根拉伸试验对高羊茅根系的抗拉性能进行了分析;接下来通过对
由于宽的禁带宽度(3.39 eV)和高的击穿电场,作为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的代表,氮化镓(GaN)在高功率和高频器件上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三(四)元氮化物合金的禁带宽度随着组分的变化是可以连续调节的,T=300 K情况下可以从0.7 eV变化到6.2 eV,从而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光谱并延伸到了深紫外波段。目前GaN材料已在半导体工业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质量GaN薄膜的制备在GaN工
近年来,随着晶体管的尺寸不断减小,短沟道效应的日益加重使得硅基器件的速度和功耗逼近了物理极限,因此需要寻找新型的沟道材料,以同时满足对未来集成电路低功耗和高性能的要求。二维(2D)材料凭借其原子级厚度与平整度、优异的电学性能被视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沟道材料。其中,室温下具有高迁移率的硒化铟(InSe)和具有二维铁电性的三硒化二铟(α-In_2Se_3)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围绕低功耗InSe场效应晶体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的发现,引起了无数研究者在基于SERS的生物医学和现场检测分析应用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制备化学性质稳定、可重复性好的生物传感基底或者化学检测基底是SERS技术走向日常实际应用的关键。在实际检测应用过程中,单分散的裸露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或者可操作性差的原因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对金属纳米
循环使用污染水是解决全球水紧缺获取洁净水的最实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太阳能是最清洁能源且取之不竭,所以利用太阳能进行污水处理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方法。大自然中生物体利用太阳能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现象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利用太阳能通过蒸发再冷却获取冷凝水是获取洁净水的有效方法。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催化降解作用将污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矿化为无机物,比如CO_2和H_2O等。物理吸附作用一直是水净化处理的
铁电体中的铁电极化可以作为“内建电场”分离光生载流子,使得铁电光伏材料能够实现光学带隙以上的开路电压。这种特殊的光伏效应,为突破传统光伏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瓶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但是传统铁电材料,但是,大多数铁电材料带隙在3.0 eV以上,较大的带隙使得可见光大部分能量无法被吸收。h-LuFeO_3是带隙为2.0 eV的窄带隙六角铁酸盐材料,在铁电光伏领域有较
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抑郁是危害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且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而逐渐攀升。随着近年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老年人的依恋风格开始受到重视,国外对于老年人怀旧功能和死亡焦虑的研究也有所进展,国内关于怀旧功能和死亡焦虑两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显示,提升老年人亲密关系质量,缓解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关注老年人的死亡焦虑和怀旧功能都有利
高镍Li NixCoyMn1-x-yO2(NCM)材料因较高的能量密度、价格低廉等优势,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然而,高镍NCM材料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差等缺点
断路保护器是设备发生漏电故障防止造成人身危险的紧急触电保护装置,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不但防止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而且可充当转换装置,以满足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断路保护器的定位板作为执行机构的核心,当电路系统发生过电流现象,不仅负责提供断路保护器开合闸所需的能量,而且须抵御过载冲击对部件本身的损害,以保证下游设备的安全。因此,断路保护器定位板的高质量是该产品研发的出发点与目标。目前,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