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树杂交育种工作多年来进展缓慢,迄今未见杂交品种在生产中应用。有两个关键难题制约枣树杂交育种:一是枣花小,直径只有3-6mm,且雄先熟需在裂蕾前进行去雄授粉操作,容易伤害到花器官,人工杂交极难成功;二是枣胚败育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优良品种中更为严重,不能用作杂交母本。选取雄性不育且胚高度可育的品种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获得杂交后代。本研究旨在应用雄性不育材料JMS2等为母本,以无核丰等为父本进行枣树控制杂交,并经SSR标记鉴定获得的杂交子代,从而为规模化杂交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2013-2014连续两年在新疆实施共计14个组合的罩网放蜂控制杂交,获得3548个果实,530个种仁。不同组合不同年份间杂交结果含仁情况存在差异,2014年比2013年含仁率低,不同品种杂交亲和性差异明显。JMS2×J5组合2013年含仁率为78.51%,2014年含仁率为12.13%。JMS2ב邢16’组合2013年含仁率为81.61%,2014年含仁率为14.68%。与其他组合比较,这两个组合含仁率高,亲和性好,可用作控制杂交材料。2两个枣树杂交组合JMS2×J5和JMS2ב邢16’共获果实991个,但仅有种子274个,其中,JMS2×J5的128个,JMS2ב邢16’的146个。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杂交后代的真实性,从2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分别针对两个杂交组合的两对双亲互补型引物JSSR244和JSSR311。从JMS2×J5的59个杂交后代中鉴定出58个杂交子代,从JMS2ב邢16’的126个杂交后代中鉴定出126个杂交子代。3比较了不同来源材料、不同过渡培养时间、不同生根方式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率,发现不同过渡培养时间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明显;JMS2ב邢16’与自然杂交子代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自根材料优于继代生根苗,成活率可达93.83%;使用光照培养箱过渡培养优于温室培养过渡,成活率可达93.31%。4调查下地一年子代形态性状,发现自然杂交子代和控制杂交子代的株高、东西枝展、南北枝展、基径、叶形指数等性状出现明显差异;比较JMS2ב邢16’和JMS2×J5组合子代发现大部分性状无明显差异,仅干高和节间距差异明显,可能跟杂交所用同一母本有关;比较发现无性繁殖后代不同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此外,在开花性状调查中发现一株雄性不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