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生的年龄大约处在16到19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必然会经历生理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因其成长环境及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加之社会认知的偏见,他们在人际交往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和情绪困扰。据调查显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焦虑、自卑、冷漠等。根据中职生的特殊背景,研究者推测同伴侵害的发生与普通高中生来比更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小觑。同伴侵害(peer victimization)是指儿童遭受来自同伴的攻击的经历。在儿童青少年阶段同伴侵害现象十分普遍,并且对受侵害者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危害。随着学者对同伴关系及适应问题的逐渐关注,同伴侵害领域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但目前有关同伴侵害的研究中仍存在若干局限。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考察青少年后期的中职学生,在生理过渡和学校生态过渡的背景下,其同伴侵害的现状,并针对遭受过关系侵害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一调查了中职生同伴侵害现状。调查吉林省某中职学校城市交通轨道专业及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9个班380名学生,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调查结果为:中职学生同伴侵害状况具有普遍性,有58.6%的中职生报告经历过同伴侵害;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身体侵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中职生在身体侵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关系侵害存在显著性差异;专业*生源地与关系侵害的交互作用显著,其他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研究二在研究一的调查成果基础上,把同伴侵害中具有关系侵害经历的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将被试划分两个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人,对实验组的中职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本研究旨在探索同伴侵害干预的有效途径,进而降低同伴侵害的消极影响,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调查结果为:实验组学生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关系侵害水平明显下降,前测分数与后测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分数存在显著差异,控制组关系侵害前后测分数不存在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关系侵害的改善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