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结构超声复合电加工技术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微结构在摩擦学与微机械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概述了微细超声加工、微细电解加工、微细电火花加工、超声复合电加工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超声复合微细电解、电火花加工应用基础研究,为微结构加工研究出一种高效、高精度、低成本的新工艺。分析微细超声加工、微细电火花加工、微细电解加工等微细特种加工技术原理、特点和工艺局限性,探讨了超声复合微细电火花加工、超声复合微细电解加工的原理,研究了超声振动对于微细电火花、微细电解加工过程状态影响,在机理上论证了超声复合电加工的技术优势。构造、完善超声复合微细电加工系统,超声装置采用压电换能器、数字超声发生器,可自动反馈、跟踪超声振动加工系统(换能器、变幅杆、工具电极与工件)的固有频率变化,保证加工在系统的共振频率点,即超声振动有最大振幅;采用可调节磁悬浮张力工作台蠕动进给机构,保持工具与工件间设置的工作压力;设计、研制了超声同步斩波器,实现了超声频振动与脉冲电解加工的同频同步,可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微细加工工具电极尺寸微小,制作精度要求高、难度大,其设计、制作是微细加工的关键技术与难点之一。设计了多种截形(轴、槽、筋、阵列微凸起、微齿轮)微结构电极工具头,采用多轴联动、平动反拷、内外面转换等微细电火花及精密微细线切割等组合电加工技术,成功制作出各种工具电极,可满足本文微细复合电加工试验要求。在不同材料(硬质合金YT15和YG8、不锈钢、单晶硅片、压电陶瓷、玻璃钢)上进行单一微细超声加工、微细超声复合电火花、电解加工的对比试验;进行多参数(脉冲电压、电解液质量分数等)超声复合脉冲电解加工对比试验与分析;优化加工参数,进行超声复合同步脉冲电解、电火花加工多种微结构试验;对复合电加工表面微结构进行摩擦学试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加工是加工非金属硬脆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对硬韧金属材料加工效率很低,且工具相对损耗较大;微细超声复合电加工的效率、表面质量均优于单一超声加工,且工具电极损耗小,加工表面质量好;复合同步电解加工在保持一定加工效率的基础上,具有更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对非导电材料,设计辅助电极,利用微细电解、电火花复合作用实现微细加工在机理上是可行的,仍须进一步探索;在摩擦副表面加工出规则形貌微结构有利于储存润滑油并形成油膜,降低工件表面摩擦因数,减少磨损。最后对超声复合电加工的工艺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现有工艺方案存在问题及完善的措施,并对后续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重大需求,“核主泵制造的关键科学问题”被列为国家973计划项目。核主泵关键零部件的洁整化制造是核主泵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洁整化制造工艺探
青铜动物纹饰牌,是北方系青铜文化代表性器物之一。在中国北方考古的研究中,动物纹饰牌的研究开始的最早,也是学者们关注最多的问题。本文选择了其中的蜷曲动物纹饰牌、前折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增加城市绿地中人工种植群落的配置层次,充分发挥单位绿地面积的生态效应已成为城市绿
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与进步,促使我国科学技术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电气自动化科学技术的日益完善,为我国电气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鉴于此,分析电气
<正>目的:雌激素水平失衡是造成颌骨骨丢失的重要诱因,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通过转录后因子(如micro RNA)调节骨稳态平衡。自噬是一项保守的细胞生理功能,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展
会议
教师要转变以应试为主的教学观念,重视收集资料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生命潜能,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生命成长体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重要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沃土。当代中国国力的提升、政治的发展、国人的观念都会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些传统文化已经逐渐地融入到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成为制约人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叶片类复杂曲面零件是航空、航天发动机,汽轮机等设备的关键零件,其加工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有些用于特殊场合的叶片,因材料的工艺性能较差,给叶片的加工带来很
<正>近日,笔者在高三第二轮复习的调研听课中遇到一道错解的习题,通过百度搜索,发现类似问题还有其他形式的错解现象,为"拨乱反正",撰此短文,供同行们教学参考.题目已知函数f
2003 年美英联军的虐俘丑闻浮出水面,世界哗然。面对美英联军的残暴,我们在对伊拉克战俘给予同情的同时,不禁对虐待战俘这样的国际罪行产生了深深的思索:虐待战俘已不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