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启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课堂教学始终是主渠道。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所在的巴彦淖尔市第二中学于2010年3月开始考察学习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本文针对我校高中生源质量差,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信心的实际出发,借鉴“271”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了教学实践。并通过教学案例,作出实践的指导建议。首先坚持导学案、教案并用,强调有区别的使用。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对导学案进行二次设计,即在导学案的基础上使用教案,对教学过程和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其次,把“271”教学模式的小组评价方法、过程、结果作为学生课堂学分的组成部分,把“271”教学模式中的小组评价与高中新课程的学分制进行整合,从考勤、学习态度、课堂讨论参与度、小组合作程度、展示点评精彩程度、检测成绩等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第三,重视实践研究,由理论作为指导,针对数学课的不同课型总结出一般的教学流程。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课堂教有教案,学生学有学案。课堂建立起学与教的桥梁,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还学生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简要的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对高中数学“271”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包括“271”教学模式的含义、总体要求、五个基本步骤和课堂教学评价等;第三章从导学案的编写、科学使用导学案、学习小组的建设、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科学布置作业等方面给出了高中数学“271”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第四章给出了高中数学“271”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第五章是结论与反思,并给出一些建议,力争把实践研究所取得的经验提炼成更具广泛意义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