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EB算法的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规划与避障技术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驾驶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基础,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而路径规划与避障技术作为无人驾驶汽车运行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安全平顺驾驶的基石,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文章从地图的产生、全局路径规划到局部路径规划,详细阐述了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规划与避障的全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了改进路径规划算法的有效性。首先,基于Cartographer算法的激光SLAM完成了全局地图的构建。地图是路径规划和避障的基础。为了更好的研究路径规划与避障技术,本文介绍了Gmapping算法和Cartographer算法的原理和流程,分析了两种算法在点云匹配部分和后端处理部分方法上的优缺点,并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算法的建图效果,最终选择基于Cartographer算法的激光SLAM生成的全局地图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然后,基于融合跳点策略的改进A*算法完成了全局路径规划。本文介绍了经典A*算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A*算法由于遍历重复节点导致搜索效率低以及路径可能存在碰撞风险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跳点策略和A*算法的改进策略。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改进算法在寻优速度和路径安全性方面的提升。其次,基于样条优化的并行TEB算法完成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局部路径规划。本文介绍了传统TEB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为了解决无人驾驶汽车对局部路径的平顺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三次样条插值的轨迹优化,解决了传统TEB算法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的平顺性问题。另外,为了解决单次TEB算法面临复杂场景时,容易陷入局部的最小值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拓扑地图的并行TEB算法,通过多条初始轨迹的并行计算,获取全局范围内的最优路径,有效提高了避障的成功率。最终将这两种优化思路分别作用于TEB计算的前处理和后处理,提出基于样条插值的并行TEB算法。最后,基于ROS平台在GAZABO仿真平台搭建了相关的仿真环境,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改进路径规划算法可以有效的改善了轨迹的平顺性,提高了局部避障的成功率。最终,依托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平台,将算法移植到实车上,进一步验证了改进路径规划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由于浅部资源的日益枯竭,国内外都开始向着开采深处资源的方向发展。深部岩体的破坏是高地应力和爆炸冲击荷载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深部高应力岩体进行爆破施工时,深部岩体的爆破结果会与浅部岩体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研究地应力对深部岩体爆破裂纹的影响有很大的实际工程意义。本文通过LS-DYNA中隐式-显式算法来模拟地应力下的爆破裂纹扩展过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地应力作用下的爆破裂纹进行
目的通过对贵州不同产地艾纳香药材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阐明产地对艾纳香药材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评价贵州不同产地艾纳香醇提物抗急、慢性炎症的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贵州不同产地艾纳香药材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其中以贵州省贞丰县沙坪乡红桃村路边野生的艾纳香对耳肿胀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达42.16%。此外,不同产地艾纳
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钠离子电池(SIBs)有望成为新一代服务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储能设备。开发高性能的正极材料是构建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的重要一步。其中,Na3V2(PO4)2O2F(NVPOF)因具有高度完整的结构、令人满意的工作电压以及突出的能量密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较低的本征电导率限制了NVPOF的实际应用。在本文中,基于水热法合成NVPOF,探究最佳的水热工艺条件,并针对NVPOF导电
锂硫电池具备高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认为是满足未来储能系统要求的新一代二次电池。锂硫电池正极和隔膜中广泛使用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催化材料,能够提升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从根本上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优化电池电化学性能。然而占据大部分反应接触位点的材料基面呈现弱于少量边缘位点的催化活性。通过改性策略激活惰性基面将大大提升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催化活性。本文开展了基于密度泛函方
柴油机排放的碳烟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巨大。使用含氧替代燃料既能代替部分化石燃油,也能有效降低碳烟等污染物的排放。燃油组分的改变对碳烟的理化特性影响很大,而碳烟理化特性的变化又会影响其氧化反应活性。本文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热重分析仪(TGA)等分析技术,开展了柴油机燃用碳酸二甲酯(DMC)/
日益增长的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的不足迫使社会去寻找替代的清洁能源,以及更加高效、低污染的能量转换装置。质子陶瓷膜燃料电池由于其高能量转换效率、无污染以及低成本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PCFC的应用能有效地解决材料的快速老化和高内部热应力等问题,但是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PCFC中空气电极的内部反应以及所处的恶劣外部环境(电解模式下有H2O存在)导致了对空气极材料的高要求。本论文对三相导体材料中
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由于其碱性的工作环境而具有较高的氧气还原动力学,可使用非贵金属作为电极催化剂以及燃料渗透低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作为AEMFC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阴离子交换膜(AEM),仍然存在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差、离子传输效率低等不足,这将严重影响AEMFC整体性能的提高。针对AEM现阶段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对AEM的分子结构进行调控,在提高AEM稳定性的同时,平衡
同步行为是忆阻神经网络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动力学特征。在实际系统中,经常存在信号传输延迟以及外界干扰的情况,这种变化现象归结为时间延迟和脉冲效应。由于网络中时间延迟、脉冲和外加控制器的存在会对神经网络的同步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基于时间延迟和外加控制器建立更符合现实世界的忆阻神经网络模型,并探究其同步动力学行为。本文将基于两种基本的控制器,构建忆阻神经网络模型。选择适当的Lyapunov函数,利用右
本课题结合轮式机器人机动性和足式机器人灵活性的特点设计了轮腿混合式变胞机器人,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在轮式移动和足式行走间自然切换。本文主要针对所设计的轮腿混合式变胞机器人在进行转向耦合重构时所面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稳定性判据及评价准则、运动规划、摆动腿着地柔顺性控制策略、运动稳定性控制以及嵌入式电控系统构建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为轮腿混合式机器人的实用化应用奠定基础。首先,对变胞机器人进行简化,在三
在质子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CFC)的阴极材料中,质子传输能力的高低对其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其中,三相(e-/O2-/H+)导体阴极材料BaCo0.4Fe0.4Zr0.1Y0.1O3-δ(BCFZY)因能够增加空气/电极/电解质三相边界的长度,并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率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而查明其质子表面交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PCFC的工作温度在500~800℃,这使得金属连接体的应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