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沙门菌nmpC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效果分析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ai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s)为肠道胞内菌,能引起胃肠炎、腹泻,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菌。抗生素常常成为控制沙门菌的首选,近几年沙门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不能有效的治疗沙门菌。疫苗接种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措施,本试验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靶基因,并对nmpC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研制减毒活疫苗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获得重组质粒pET-28a-nmpC,将其转化入表达菌株BL21经IPTG诱导,得到His-NmpC原核蛋白,经SDS-PAGE分析与Western blot验证,NmpC原核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对其免疫保护力及抗体水平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NmpC为包涵体表达且分子质量约为38kD,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NmpC原核蛋白可与His标签抗体和多抗血清特异性识别,说明NmpC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对小鼠免疫保护力达到70%,是一个很好的疫苗靶点。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将携带氯霉素敏感性的pKD3质粒对肠炎沙门菌基因组上的nmpC基因进行置换,通过PCR检测方法得出肠炎沙门菌nmpC基因缺失株(C50336ΔnmpC);通过回补质粒pBR322对C50336ΔnmpC进行回补构建,利用免疫NmpC蛋白的血清为一抗Western blot验证得到结果,成功构建出肠炎沙门菌(C50336)nmpC基因缺失株(C50336ΔnmpC)及回补株。对肠炎沙门菌野生型、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比较,结果表明,nmpC基因缺失对肠炎沙门菌的生长速率和生化特性无显著影响;nmpC基因参与调控肠炎沙门菌的运动能力、抗应激能力、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及合成成分,该基因缺失后的肠炎沙门菌的各项能力均会减弱。对耐药性、毒力及免疫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评估缺失株作为减毒苗的潜力。结果发现,缺失株对药物的耐药性都有所减少,毒力因子的含量有所降低,缺失株的致病力较野生型LD50升高了近20倍,毒力下降,免疫安全剂量缺失株对小鼠的保护率提高了20%,说明C50336ΔnmpC具有作为肠炎沙门菌减毒苗的潜力,给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转子系统不平衡定量辨识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获取训练样本,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PSO-SVR)构建代理模型,建
"内涵式发展"在政策中最早应用于经济领域,随后扩散至社会各发展领域,指的是一种以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出发的内在性发展模式。"内
现代建筑对造型和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现代建筑形式更加复杂及多样化,在当前民用建筑中,多采用框架结构,但在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民用
本文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观缺陷按危害程度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归纳分析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有外观缺陷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共性,如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仅会造成麻面、粘皮、
<正>据日本媒体报道,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高科技在各产业的应用迅速崛起,使得日本各行各业疯抢科技人才,纷纷祭出优渥年薪,并提供其他优厚条件和国际企业竞争稀缺的科技人
期刊
研究目的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过程,肝纤维化如得不到控制,将最终导致肝衰竭、肝性脑病、HCC。因此早期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对患者的预后
文章主要阐述了广东韶关冶炼厂熔炼中的自动化应用情况。
本文认为,罗教在寻求解决生死问题的方法上,秉承了佛教禅宗的“心造一切法”的心性论;而在阐释万物的始因时,又采纳了道家与道教的“有生于无”的道体论和道性论。因而,在其教理中
[目的]优化中药&#39;洗眼一号&#39;涂膜剂制备工艺的各种因素,建立最佳制备工艺。并且确定其安全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各种辅料的用量,主药浸膏的加入方式等单因素,
由于滚动轴承实际各状态数据一般具有不均衡的特点,所以分类时采用单一核函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此问题以及支持向量机多参数选择的盲目性,建立一种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