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糖多孢红霉菌中的表达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转入红霉素产生菌——糖多孢红霉菌中,改善菌体对氧的需求,提高红霉素的产量。本文首先在TK24中验证采用的PmerR启动子和PermE*启动子能够成功启动vgb的表达,来确定vgb可能在糖多孢红霉菌中成功表达。质粒pSETl52是含有链霉菌噬菌体φC31int介导的att染色体整合位点和用于接合转移的oriT区域的载体,以质粒pSET152作为载体,构建了插入PmerR-vgb-to基因的质粒pSPU240和插入PermE*-vgb-to基因的质粒pSPU242,并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将其转入糖多孢红霉菌。 通过抗性筛选及PCR验证获得多株转化子,经过大量筛选得到两株高产菌株D4和U9,它们比出发菌株效价分别提高了15%和11%。又经培养基装量考察发现,vgb基因工程菌株在贫氧的条件下,效价比出发菌株高。同时,发现在豆油量从0.4%提高到1.2%时,D4菌株的效价最高可达6400μg/mL,与出发菌株在原培养条件下相比提高20%左右。PCR验证D4和U9分别是质粒pSPU240和pSPU242通过attp位点特异性整合到染色体上的菌株,采用CO结合差光谱法验证vgb在菌株D4中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VHb蛋白,成功实现了vgb在糖多孢红霉菌中整合表达。经过传代后工程菌株在遗传和生产能力方面,稳定性良好,适合用于工业生产。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注重情感、美的体验,促使其表现自我,享受成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拓宽视野,丰富情感,发展个性。  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与感悟。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更要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相应的训练。只有加大阅读活动的实施力度,才能强化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与共同讨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争辩,提高其民主参与意识,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不乏精妙的思维火花的闪现,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
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能力是在语文生活和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把语文学习仅仅局限在课本、课堂之中,是苍白、没有生命力的。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应该“跳”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大语文”的广阔天地中,从而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