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成为WTO正式成员的形势下,中国银行业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也将对不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中国银行业监管产生更大的压力,因此对中国的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目前中国的银行业监管,笔者认为,虽然政府十分重视,广大银行业监管工作者也非常忠于职守,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规范的银行业监管工作尚未完全展开,还不能按照市场规律来解决深层次问题,因而,改革和调整己迫在眉睫。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实际情况和监管的效果,同时吸收国外监管的成功经验,量体裁衣,做出改进和调整,以此来保障我国银行业稳健有序运行。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一直占最大比重,银行业在经济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银行业出现危机,必将对经济的整体运行产生巨大的冲击。所以银行监管在我国就显得格外重要,央行和银监会非常重视对银行的监管,但在监管过程中却忽视了监管效应的问题。银行监管的效应是考证监管实施所带来的结果是符合监管者的本意还是背离监管者想要达到的目标。本文主要从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的特殊性着手,指明我国银行监管应当以保护存款人利益为目标,以此衡量银行监管的效应,在分析效应时,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五类监管指标作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银行监管效应并与制定的目标比较,得出我国银行监管没有显现出正效应的结论。在作统计分析的同时,论文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部分监管指标的建议,文章最后还提出,由于近年我国银行功能的转变,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也应当随之转变,应当更加注重对银行流动性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