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季中日东沙岛外交交涉

来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最靠近大陆的岛礁群。1866年(清同治五年),英国人蒲拉他士(Pratas)航行至东沙岛附近,遇风避险于此,其后西方的图籍便称“东沙群岛”为Pratas Island,均注明为广东所属,可见其为中国领土无疑。东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渔民在此进行渔业生产的记载可以追溯至晋代,到了清末,东沙群岛已经成为我国渔民重要的作业区之一。我国渔民还在东沙岛上建有海神庙一座,供奉妈祖和大王神,所以又称为天后庙或者大王庙。后由渔商梁胜出银整修,并且在东沙岛上建立了祭祀死去渔民的祠堂,称“兄弟所”。由于东沙岛附近水产资源丰富,渔业捕捞得利颇丰,吸引渔民源源不断的前往该岛。因此,1901年(日本明治34年)夏,日商西泽吉次非法窃占了东沙岛。不但破坏了岛上中国先民所建的房屋,更损毁了渔民奉祀用的天后庙,并私自将东沙岛改名为西泽岛,企图长期占据。日本商人对东沙岛的窃占行为首先引起了两江总督端方的关注,他于1907年8月底向清政府外务部报告了此情况。一直到1909年11月19日,经过两江总督端方、两广总督张人骏、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等人的努力,终于通过外交交涉成功收回了东沙岛。清政府在成功收回东沙岛的同时也面对着怎样管理和开发岛上资源的问题。广东官员对开发东沙岛资源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态度,利用收买的西泽吉次所留物业对东沙岛进行了开发和管理,为维护我国海洋岛屿的主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日本商人西泽吉次窃占东沙岛后清政府捍卫东沙岛主权的行为,以及对东沙岛的建设和经济开发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首先,西泽窃占东沙岛为清政府敲响了警钟,使其加强了海权意识。其次,收复东沙岛后清政府开始重视岛屿所具有的资源并开始对东沙岛进行经营和建设。最后,收复东沙岛及此后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的行动,暂时遏制了东西方列强国家对我国海洋岛屿主权的侵犯。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海上航运安全的重视及经济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不断强占我国的海岛岛礁,并竞相提出各种所谓的历史、地理或者法理依据,企图挑战我国领土主权,使其非法的主权要求“合法化”。在东海方向,中国与日本由于钓鱼岛问题所引起的纠纷一直得不到解决。南海岛屿问题更为复杂,越南、菲律宾等国更是有利用东盟进行联合的趋势,其不断拉拢美国、日本等国与中国对抗。因此,有必要对这段历史进行研究,以历史为依据来探讨总结前人维护我国岛屿主权所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以这次外交交涉作为案例,分析其收回东沙岛主权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解决当今岛屿争端提供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生活居住的房间或公用建筑内,为保证一定的舒适条件和工作条件,均装设有采暖系统、给水、排水系统与供煤气系统等,这些系统统称为暖卫系统。其施工安装应遵照《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DJ242—82)的规定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室内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室内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工程,为建筑给排水施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并以此为基础来降低生产成本,使施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关键词:工程项目 成本 控制    一、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在
2010年底在西亚和北非的部分阿拉伯国家中,爆发了令世界瞩目的“阿拉伯之春”运动,“阿拉伯之春”是指以要求改善民主状况和低迷的经济状态为主题的一系列社会运动。这些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