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分析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系统评价LASIK术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2.分析目前国内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费用情况,旨在为临床循证指南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知识资源系统数据库,搜集1990年~2010年期间发表的关于LASIK矫正近视术后对比敏感度变化的文献,剔除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评价。
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0年6月至10月间,对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十四个省市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医院的LASIK手术费用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及不同类型医院之间手术费用的差别。
结果:
1.初步检索到48篇关于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变化的中、英文文献。通过筛选评价,最终有13篇文献(721例,1417眼)符合本次系统评价的纳入标准。研究发现,明视环境下LASIK术后早期便出现对比敏感度的损害,主要体现在中、高频区(6cpd、12cpd、18cpd)。随着时间的延长,低中度近视组的低频区一般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而高频区以及高度近视组的各空间频率至术后6个月~12个月逐渐恢复。在暗视环境下,对比敏感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频区(12cpd、18cpd)下降明显。低中度近视组的对比敏感度各频率至术后3个月已恢复至术前,而高度近视组的高频区(12cpd、18cpd)至术后12个月恢复。此外,高频区对比敏感度在暗视环境下受眩光影响较明视环境下更明显,术后6个月仍有下降。高度近视组在高频区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大于低中度近视组,且恢复也较缓慢。LASIK术对对比敏感度影响最为明显的、且对术后评价更有意义的频率为6cpd和12cpd。
2.LASIK手术的费用包括手术费、检查费和药物费三部分,总费用为3070元~9540元不等。三甲医院的各项费用高于非三甲医院,其中手术费用和总费用在两类医院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Z=-2.77,P=0.003;Z=-2.557,P=0.009),而辅助检查费用和药物治疗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Z=-0.124,P=0.904;Z=-1.007,P=0.353)。此外综合医院的平均手术费用和总费用高于专科医院,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Z=-1.470,P=0.157:Z=-1.228,P=0.241)。
结论:
1.近视患者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术前屈光度数越高对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影响越大,且在高频区的影响更明显。
2.LASIK术后暗视环境及眩光刺激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频区(12cpd和18cpd)。LASIK术对对比敏感度影响最为明显的且对术后评价更有意义的频率为6cpd和12cpd。
3.对比敏感度结合常规视力表检查能更全面、敏感、客观及有效地评价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
4.我国主要城市的LASIK术总费用在3070元~9540元不等。三甲医院的手术费用和总费用均高于非三甲医院。综合性医院和眼科专科医院的费用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