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山岳型风景区中,特别是强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景区,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漫长岁月的冲刷之下,留下的痕迹不再完整,文字或许仍然存在,然而那份与众不同的人文景观大多不复存在的。通过何种措施以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并使其因地制宜地呈现在风景区规划中,便成了时下热点研究之一。因此,对目前的山岳型景区进行建设时,应积极完善人文景观这一块,实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充分兼顾该类风景区目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立足于具体的类型选择与之匹配的发展模式,建设出可以延续人文的,符合当前大众审美标准的景象空间,从而让置身其间的游客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秀丽,与此同时,还能够相对完整地感受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文化。本文选取武当山为对象,对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进行研究,能够为我国风景区提供有益指导,促使其更加高效地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分析目标风景区在传承历史文脉时所采用的模式,从而为其他风景区的该项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风景名胜区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加速现代旅游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风景名胜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摒弃单纯的观光型旅游模式,而是向文化型进行转化,与此同时,还逐渐实现从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化。在上述发展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应积极发掘自身的历史文脉,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现如今的名山风景区在建设过程中更加关注保护与开发:所谓保护指的是,保护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所谓开发指的是,突出景区特色。对现阶段的山岳风景区进行调研可发现,它们的开发工作普遍以自然资源为主,以人文资源为辅,最终造成名山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继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武当山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积极传承历史文脉,注重推进风景与宗教文化的有效融合,让游客在进行游览的过程中领略名山文化的特质,既能领略名山格局与众不同的特色,又实现了对历史文脉的有效继承。在山岳风景区建设事业中,武当山模式实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有效继承,给其他景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