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离子RE<'3+>(RE=Eu,Tb)与Na<,2>WO<,4>共掺杂的SiO<,2>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ob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溶胶一凝胶技术制备了RE<3+>(RE=Eu,Tb)与Na<,2>WO<,4>共掺杂的SiO<,2>发光材料,利用DTA-TG、IR、XRD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800℃退火处理后,RE<3+>与Na<,2>WO<,4>共掺杂SiO<,2>发光材料的结构基本稳定,只存在SiO<,2>的网状结构,因为稀土离子和Na<,2>WO<,4>的掺入量都太少不足以影响SiO<,2>的网状结构,且材料属于非晶态。 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测试分析,探讨了RE<3+>(RE=Eu,Tb)与Na<,2>WO<,4>共掺杂SiO<,2>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质,研究了WO<,4><2->对稀土离子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Eu<3+>掺杂的材料中,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图确定最佳的监测波长为612nm和激发波长为393nm,WO<,4><2->特征激发峰与稀土离子Eu<3+>能量传递良好,初步判断对稀土离子Eu<3+>的发光有敏化作用。以393nm作为激发波长,在发射光谱图中只显示<5>D<,0>-<7>F<,J>(J=0-4)的跃迁,表明所有激发态的电子最后都集中在<5>D<,0>能级,说明能级间有振动驰豫过程。 通过对只掺杂Eu离子和Eu<3+>与Na<,2>WO<,4>共掺杂SiO<,2>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图的对照,进一步证明Na<,2>WO<,4>对掺杂稀土离子EU<3+>的SiO<,2>发光材料有非常显著的敏化作用,特别是使Eu<3+>的<5>D<,0>-<7>F<,2>超灵敏跃迁增强6倍多;在Tb<3+>掺杂的材料中,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确定了最佳监测波长为544nm和激发波长为230nm。在230nm波长激发下,发射光谱中显示Tb<3+>的<5>D<,4>-<7>F<,J>(J=4,5,6)和<5>D<,3>-<7>F<,J>(J=4,5,6)跃迁。由于稀土离子Tb<3+>将能量传递给了Na<,2>WO<,4>而使自身能量降低,其发光强度发生了显著的减弱。 实验结果表明Na<,2>WO<,4>对不同能级的电子猝灭作用也不同。因为Na<,2>WO<,4>的激发态与稀土离子Tb<3+>的<5>D<,4>-<7>F<,6>跃迁能级相近,有利于能量传递,而使Tb<3+>的<5>D<,4>-<7>F<,5>和<5>D<,4>-<7>F<,6>跃迁发光强度相近,最后发现材料在紫外灯下发射均匀的蓝绿色荧光。在本文的RE<3+>掺杂的SiO<,2>材料中掺入Na<,2>WO<,4>,并没有影响材料的发射峰的主要位置,但对其发光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又根据材料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设计了稀土离子(Eu<3+>或Tb<3+>)与Na<,2>WO<,4>共掺杂SiO<,2>材料的能级图,解释了材料中金属离子W<6+>与稀土离子(Eu<3+>或Tb<3+>)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为了更好的研究材料的发光影响因素,还考虑了溶液的酸度,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其他金属离子Na<+>以及Na<,2>WO<,4>的掺杂量对材料发光性质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MEMS技术中,准分子激光微细加工技术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微加工手段。在利用准分子激光进行掩模光刻的试验中,分辨率是决定曝光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不断提高光刻分辨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