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码技术中H.264模式决策快速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hczw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视频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适用于不同领域的MPEG,H.26x等国际视频编码标准应运而生。为了适应用户终端的多样性以及网络自身的传输特性,常需将已压缩的视频码流进行转换编码,以实现资源共享。新一代视频标准H.264/AVC具有当前最高的编码效率。因此从其它视频编码标准转换到H.264很有实际应用价值。但H.264使用了一系列计算复杂度很高的新算法,使得这一转换过程相当费时。快速转码算法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快速宏块模式决策正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介绍了H.264的编码特点,并与以前的标准进行比较。回顾了转码技术现状以及转码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分析了典型的帧内和帧间模式决策算法,并指出了这些算法的不足之处。分别提出了编码转换过程中H.264的帧内和帧间模式决策快速算法。 在帧内预测模式选择上,利用了变换域内系数直接转换的的优势,节省了IDCT和HT两个复杂的计算步骤:使用了两个复杂度相差较大但又高度相关的代价函数依次对候选模式进行筛选,既有效保留了最优帧内测模式,又降低了模式决策的计算复杂度。 在帧间预测模式选择上,充分考虑到了H.264的多宏块模式和多参考帧等特点,提出了基于多帧参考的帧间快速模式决策算法。将H.264中的宏块模式加以分类,减小了映射模式的选择范围。自适应的运动估计搜索范围确定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合成新的运动矢量。结合提前退出和由上至下宏块分割等方法,加快了帧间模式选择。 所提出的帧内和帧间模式决策算法适用于多种编码标准向H.264的转换,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在篇末的转码系统中实现了以H.263、MPEG-2、MPEG-4简单档次编码的视频向H.264的转换。
其他文献
随着空间应用技术的发展,空间任务越来越复杂多样,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急剧增加,传统的星载计算机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性能要求。以大幅图像处理、航天器自主导航为代表的复杂任
随着H.264/SVC视频标准的出现,对于流媒体安全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H.264/SVC的特色在于它提供了多方面的可伸缩性:时间可伸缩性,空间可伸缩性和质量可伸缩性,比上一代H.264/AVC
随着空间数据在人们发现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空间数据挖掘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的热点。空间数据挖掘的目的是从大量的复杂的空间数据集中挖掘
学位
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数据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由于人为操作、设备故障、计算机犯罪或自然灾难等原因,数据可能被破坏,数据恢复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数据雕刻技术是一种在存储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进行高清流媒体直播,在商品导购、景区推介、小型赛事直播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但现有商用模块或实验系统,在高清实时流媒
目前,面向对象开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本身带有重载性、封装性、多态性,在提高了软件生产率和可靠性的同时,也给软件测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面向对象技术对软件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深入发展,数字几何处理渐渐成为研究热点,很多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数字几何处理中三维网格是最常用的物体形状表示方法,网格参数化
数字蒙太奇技术是指将同一场景的不同照片通过拼接、融合形成一幅新的更好地表达摄影师对场景理解的照片的一种架构技术。它作为一种新的图像处理技术和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近
混沌分形理论被认为是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富有创造性的第三次革命.混沌分形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学科.它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