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tyyu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无线电技术无论是在军用还是民用方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内外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研发也都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对软件无线电技术和软件无线电平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DSP为核心在软硬件上实现了软件无线电平台中的调制信号产生平台,最后在该平台上实现了RS(204,188)编码算法。本文首先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起源、定义和思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综合分析了软件无线电技术与DSP技术的结合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以DSP芯片TMS320DM6446为核心在硬件上实现了软件无线电平台中的调制信号产生平台,并结合CCStudio v3.3软件和TDS560USB仿真器完成了平台的硬件测试。为了调试调制信号产生平台,使用VC++6.0软件开发了FPGA重配置软件和软件无线电平台调试软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调制信号产生平台的软件实现和调试工作。最后介绍了RS码的编码算法及其思想,并在调制信号产生平台上完成了DVB-T中的RS(204,188)码的编码工作。经过测试,调制信号产生平台能够完成预期的功能,平台的设计以及软硬件的实现是成功的。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各国“稀土价格战”的不断升级,国内有关部门及稀土行业对稀土的开采和电解越发重视,作为电解稀土用的电解电源又一次被提上议程。IGBT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反向恢复时间短、功耗小等优点。稀土电解电源采用IGBT作为开关管,解决了以往电解稀土用的可控硅整流电源体积大、效率低等缺点。同时,采用IGBT作为开关管,提高了开关电源频率,优化了电源的输出性能。通过对移相全桥软开关(FB-ZVZCS
在我国配电网络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很高,据统计高达80%。配电网络的典型接线方式分为有效接地和非有效接地,其中,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和经低电阻接地,而非有效接地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谐振接地)以及经过大电阻接地。在我国6-35KV的中压电网多数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由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使接地电流减小,造成其故障特征不明显,因此给谐振接地故障选线带来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