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网络视野下寻衅滋事罪法律适用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liuleis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刑法规定的寻衅滋事罪,是从流氓罪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罪名。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行为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从寻衅滋事罪的上述四种行为类型看,其主要保护的客体是公共秩序和社会秩序,也只有基于这一立场,才能准确把握上述四种行为类型的边界。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①结合寻衅滋事罪所保护的客体,将在信息网络上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等行为,明确规定以寻衅滋事犯罪定罪处罚,为依法准确惩治此类犯罪提供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基于《解释》实施的背景下,结合司法实践中典型案件情况及寻衅滋事罪的理论研究情况,文章从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角度探寻“网络造谣型”寻衅滋事罪在认定上存在的诸多争议和问题,深入剖析“网络造谣型”寻衅滋事罪定性关键点,对“网络造谣型”寻衅滋事罪司法认定中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介绍了感动服务的理念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意义。总结了实施感动服务的具体做法:充分尊重病人,创造舒适而方便的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注重工作质量的反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寻找苏格拉底的问题这一独特线索,梳理出一种对于尼采哲学的整体理解,从而也在尼采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对比框架中,获知一种对于尼采哲学的评判态度。研究从
<正> 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不知道同学们注意过没有,许多成语、俗语、谚语中包含着一定的自然科学道理。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趁热打铁”,汉语成语词典上是这样解
论述了私人教练员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私人教练员专业化发展对职业能力的影响;探讨了私人教练员职业能力的特点和要求。研究表明:私人教练员职业能力的教育培养与形成途径有两条
近年来,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及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第三方机构在我国社会治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和具体执行者,海关应
<正>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铸造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许多研究显示,儿
细胞周期是生命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过程,对它的研究也是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以及最新进展中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对细胞周期的驱动及其调控
<正>"癫痫"对大家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对于它,人们总是能用寥寥数语形象描述。我国对癫痫的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灵柩经》中提到"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可见
采用累积沉降法研究亲水的碳酸钙和疏水的滑石颗粒在水、乙醇及煤油介质中的分散行为特征.研究表明,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行为遵循极性相容原则,即颗粒表面亲液程度强,则分散性好;反
目的:调查男护士的职业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对202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职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