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体目标的“问题解决”方面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而在数学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让思维真正在课堂上发生,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将重点研究数学深刻性思维品质。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深刻性思维品质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于问题理解的表浅化,二是学生对问题解决的片面化,三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方法不够多元化。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其一是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品质,二是教师在思维品质培养中缺乏系统有效的方法与策略。论文的第二部分基于“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将研究重点放在对数学深刻性思维品质的提升策略上,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力求基于现状,以问题解决为载体,运用“巧设问题”、“分层要求”等一系列策略的构建与实践,在教学中提升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培养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