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音频传输系统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音频传输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鉴于传统音频传输中难以克服的诸如不便于管理、布线复杂、难于实现自动切换等等的缺点,数字网络易管理、监控、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无疑为未来传统音频传输指明了方向。目前以太网是计算机局域网络的主流技术,其应用已遍及各个方面,每幢智能大厦都具备连通互连网物理层布线。与专业音频数字网络技术比较,,以太网具有成熟的技术标准,以及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应用以太网构成音频数字网络,将具有快速、廉价和方便等诸多优点,是近几年来各大专业音频设备研发公司研究的热点。音频传输的实时性要求是基于以太网来构筑传输系统首先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同时,这样一个分布式系统内部的时钟同步十分关键,否则时序逻辑将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混乱。本文根据音频传输网络的要求,结合传统以太网技术,研究了以太网的控制实时调度、系统时钟同步和系统设计等技术问题,分析了音频传输网络的协议设计,提出了理想的基于以太网的音频实时传输系统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 分析传统音频传输网络的局限性,系统地介绍了现有数字音频网络技术, 对它们的技术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介绍了以太网的特点、历史以及发展前景。2. 对以太网进行实时传输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研究的方向,深入研究了实时调度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用函数的发送调度算法。同时对时钟同步算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一种称为N-Message的算法。3. 在算法的基础上,对实现算法的语法元素进行了规定,并提出了协议运行的模型。4. 对协议数据的收发电路进行了初步设计,给出了一个利用RTL8019As以太网控制器的数据包收发电路,并对如何结合TCP/IP协议设计程序提出了构想,进而设计了一个利用协议进行网络管理的软件
其他文献
传统的距离保护是利用故障时刻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测量阻抗,随着电压、电流同时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判断区内或是区外故障,实现保护性能。因测量阻抗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
本文将GPRS技术引入到电力系统的分布式配电网络的监控中,充分利用GPRS技术的优点,提高了监控系统的性能。将GPRS技术应用在城市路灯监控系统和居民小区自动抄表系统中,在数据采
随着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和对电能质量的研究日益深入,对电能质量分析仪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应具备完善的对各种电能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应具备网络连接和海量存储功能,从而能够方便地对电能质量进行广域的测量、分析与监控,并且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以 DSP 芯片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核心,扩充以太网和 USB 接口海量存储设备的高性能电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DTC)理论的发展背景和应用现状,指出了优势和不足。针对同步电机的特点分析讨论了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SVM-DTC),从而进一步应用到定子电感较低的电机上。 系统的阐述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分析了改进后的SVM-DTC控制策略,并具体设计了控制技术的实现方案,包括参考矢量的生成和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方法;为减小电磁转矩与转矩角非线性关系这一因数
本文在论述了不间断供电 AC/DC 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入研究了一类具有功率因数校正、不间断供电、输出直流电压快速调节与稳定等功能的单级并联式不间断高功率因数 AC/DC 变换器。 对 DCM Flyback 变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单级并联式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和铅酸蓄电池充电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论述了这类单级并联式不间断高功率因数 AC/DC 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和关键电路参数的设计准则
为了掌握无协调控制下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容量区域。文中建立了负荷功率和分布式光伏电源容量在任意分布条件下馈线上所引起的电压偏差与电压波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