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DTRO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及基于神经网络的仿真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y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渗滤液是由垃圾卫生填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与城市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产生量大、污染物含量高、营养比例失调等特点,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传统的垃圾渗滤液工艺主要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的组合工艺,因为其对渗滤液可生化性、系统稳定性的要求成为传统工艺在该领域应用和发展的制约因素。膜工艺因为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强,对进水可生化性无要求等优势得在渗滤液处理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本文对四川某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采用的两级DTRO工艺进行研究,阐述了DTRO膜的结构和特点,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DTRO膜系统的组成及主要设备工作原理。在两级DTRO运行的过程中,于2017年11月14日~12月7日连续24天对膜工艺进水出水CODcr、氨氮、电导率以及两级DTRO膜压力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了两级DTRO膜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在监测期间内,两级DTRO工艺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99.85%,对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9.65%,对电导率平均去除率为99.52%,出水CODcr、氨氮浓度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3的限值。本文利用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两级DTRO工艺进出水水质指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两级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仿真模拟,预测出水氨氮的浓度。在所选的44组样本中,35组为训练样本,9组为检验样本,用于测试预测结果可靠性。根据仿真预测结果,检验样本出水水质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相比较,氨氮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较好。本文讨论了变进水水质参数的情况下出水氨氮浓度的变化规律。根据预测结果,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下,两级DTRO系统出水氨氮受到进水氨氮、CODcr、电导率的共同影响,当进水氨氮浓度增加时,出水氨氮浓度增加;当进水CODcr浓度增加时,出水氨氮浓度减小;当进水电导率增加时,出水氨氮浓度增加。
其他文献
我国供电企业对于电网运行中所消耗的电能量也需要做出数据统计,在传统抄核收工作中并未在这方面提高重视,也造成了供电企业在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死账。为了摆脱传统的人工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市场环境,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如何通过改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不断优化薪酬体系,来稳
为检测纳米载体对表达重组质粒的保护效果,本实验构建了鸡γ干扰素(IFN-γ)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AGGS-ChIFN-γ;并将其与200μg/mL壳聚糖醋酸溶液制备成DNA/壳聚糖纳米颗粒(CNPs)。
茶和咖啡是目前全世界消耗量最大的两种饮品,咖啡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购物,英国人都喜爱将咖啡拿在手中,并且乐在其中。茶对于中国人
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生产线加工机械工件的实时在线检测提出了较高精度的要求,如何快速精准地对被测空间物体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在机器视觉领域中一直是研究热点。传统接触
中印两国确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亚洲和世界形势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有助于双方共同应对全球范围的挑战和威胁,对消除中印两强必相争的悲观论调和担忧也有重要的作用。
目的分析包头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并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应用眼科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cam3)检查眼
【正】 一.緒言考古学的任務是根據實物的史料來研究人類歷史的過去。實物的史料範圍很廣,但遺存於地面上的比較少,大部分都埋藏在地下。因此,考古工作者必須做發掘的工作。
以云南蒙新高速公路网索式避险车道为例,对传统砾石路床避险车道上设置的网索拦截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加以介绍,并对这种新型安全设施的施工工艺进行总结,以便于该工艺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