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改街道”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双案例的比较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zh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由此可见,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术界和政府实践部门就城镇化建设问题展开讨论,并在“镇改街道”与农民市民化方面达成共识。所以,“镇改街道”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成为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尝试,也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山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经济和政治优势。它不仅在城镇化发展水平方面居于全国前列,而且是较早推行“镇改街道”与农民市民化的省份,极具代表性。于是,本文从山东省选取了济南市槐荫区原D镇和泰安市高新区原B镇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较省会城市和三线城市“镇改街道”与农民市民化的内容、绩效等异同的基础上,探讨“镇改街道”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为其它省市推行这项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主要总结了“镇改街道”与农民市民化的背景、动因及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并提出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城乡二元结构下“镇改街道”与农民市民化关系探讨。该部分详细解读了“镇改街道”的缘由、农民市民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镇改街道”与农民市民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山东省“镇改街道”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两种模式。该部分主要考察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和泰安市高新区的“镇改街道”与农民市民化的启动与推进过程,对两地推进这项改革的条件、做法、绩效等内容进行解读。第四章:两地“镇改街道”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比较分析。该部分主要对两地“镇改街道”与农民市民化进行比较分析,对两地“镇改街道”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第五章:“镇改街道”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建议。该部分主要对我国“镇改街道”进程中农民市民化进行学理性思考,提出深化农民市民化的建议。第六章:结论。该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以期对其它地方的改革和未来“镇改街道”与农民市民化产生积极意义和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进一步拓展,我国在基础教育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教育工作者就从小学开始抓起,数学应用题作为数学难点,我国教育工作者牢牢抓住教学方向,对小学数学应用题加强讲解和培养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综合学习素养,实现高效课堂,使学生热爱学习。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做出分析建议,以期和教育同仁们共同学习。  关键词:新
“公共性”是一个历史悠久且鲜活有力的“观念”。政府公共性经历了一个由朴素全民性到形式上的公共性,再到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发展历程。“公共性”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属性
规律探索类问题是近年各地中考数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选择广西三所城市近十年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的规律探索题进行分析和统计,重点分析题目的类型及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