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原发性膜性肾病提供合理、规范、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原则、前瞻性设计,对180例患者按照纳入标准、证型诊断标准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对照组、中医对照组等三个组,每组60例。基础治疗:均予足量泼尼松龙,同时予补钙、降脂、消肿等治疗,禁止使用对蛋白尿有影响的其他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制剂及环磷酰胺。西医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环磷酰胺。中医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制剂。共治疗16周。分别观察三组治疗12周后、16周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中医对照组两组治疗12周后、16周后的证候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主要指标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血浆白蛋白,次要指标血脂,安全指标肝肾功能,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3%,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7%,中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治疗后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前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较前提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中肝功能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对照组治疗后均能改善中医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部分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中医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用于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可以改善中医症状,具有减少尿蛋白、提高或恢复血浆白蛋白水平、保护肾脏功能等作用,同时副作用少。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