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反应性高强度铁焦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z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焦是指是将煤和铁矿石混合后,用连续式干馏炉加热,将其中的铁矿石还原成金属铁、煤结焦的复合球块料,是一种新型高炉复合原料,相比于传统的高炉炉料具有反应性高、还原性好以及原料适应性强等优势。在高炉中可用铁焦置换部分高炉用焦,由于铁矿石与CO进行还原反应而产生CO2,而铁焦内含有的超细金属铁变成催化剂,大幅提高了CO2与焦炭反应生成还原性气体的反应速度,促进碳溶损反应在低温下进行,即降低初始反应温度。而随着高炉热储备区温度的降低,使控制FeO-Fe还原平衡点发生移动,从而大幅降低焦比,减少CO2排放,节能又环保。此外,铁焦能大幅提高弱黏结煤和低品位铁矿石的使用比率,提高紧缺资源的应对能力。由于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存在负相关性,反应性高的焦炭其反应后强度往往较低,制约了铁焦在高炉冶炼中的使用。因此,日本有关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了“双高”铁焦的概念,即具有高CRI、高CSR的铁焦,成为了业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开发出满足高炉生产需求的“双高”铁焦,本研究基于沙钢炼焦煤和铁矿石资源,将几种生产常用铁矿石添加到配合煤中,利用40kg试验焦炉模拟常规炼焦生产来制备铁焦,分析了铁矿石成分、添加比例、炼焦工艺条件及添加物对铁焦性能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不同铁焦的碳损反应,测定了它们的开始反应温度;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铁焦的光学组织结构,还对铁焦的进行了 SEM和XRD分析,观察了铁焦的微观形貌和微晶结构;研究了用不同品种和不同比例进行配煤结构优化替代来提高铁焦强度,分析了优化原理。通过系统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对铁焦性能的影响,最终综合得到制备“双高”铁焦的最佳原料和工艺条件,为开发“双高”铁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铁矿粉使铁焦的灰分上升,冷态强度降低,反应性CRI上升,反应后强度CSR下降,不同铁矿粉对铁焦影响有一定差别;铁矿粉加剧了铁焦的碳溶损反应,降低了反应起始温度,促使CRI上升、CSR下降。(2)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铁矿粉被炭化后被还原成金属铁或铁氧化物,且以不规则的尺寸和形态分布在铁焦气孔和碳基质中,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铁焦中被还原成的金属铁或铁氧化物增多,局部区域成片聚集,更多金属铁与Al和Si生成Al-Si-Fe或Si-Fe复合体,使铁焦成分变的更加复杂。通过铁焦光学组织分析可知,添加铁矿粉后,配合煤中活性组分相对含量减少,惰性组分相对含量增加,导致铁焦中中粗粒镶嵌组织减少,各向同性、丝质及破片增加,从而提高了铁焦的反应性。(3)提高堆密度和炼焦最终温度以及添加焦油渣会改善铁焦强度,但使反应性有一定降低。研究认为,堆密度在0.95 kg/m3、焦油渣添加3%以及炼焦最终温度控制在1100℃,铁焦的冷态强度和反应后强度较好,反应性仍保持较高水平。(4)通过HK焦煤替代SX焦煤、LX肥煤替代WH肥煤及ZZ1/3焦煤替代DT1/3焦煤三组配煤优化实验,铁焦不仅具备了高的反应性,同时还提高了热态强度。其中利用10%HK焦煤替代SX焦煤得到的铁焦M40为83.02%,M10为8.5%,CRI为46.3%,CSR为32.9%,基本达到了“双高”铁焦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钢铁行业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原燃料价格持续走高,环保压力日趋增大,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降低生产成本是保障钢铁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冶炼低硅生铁是铁厂降低综合焦比,降低铁水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另外,冶炼低硅生铁,能够为炼钢工序提供优质铁水,可减少炼钢过程中溶剂的添加,减少了吹炼时间,有利于提高了炉衬的寿命和转炉终点控制,降低炼钢冶炼成本。本论文从铁水硅含量稳定性评价出发,针对高炉铁水
中厚板是国家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钢材品种,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其生产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加热炉作为连铸和轧线的关键中间设备,用于加热中厚板坯达到轧制要求的目标温度。燃烧过程控制是加热炉过程控制的核心,主要任务是根据生产工艺和相关数学模型来控制、协调、优化获得加热质量较好的钢坯。在《中国制造2025》中以“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基本方针下,对绿色可持续
转炉炼钢过程中,钢铁料消耗是制约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终渣氧化亚铁含量则是衡量钢铁料消耗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随着特种钢、优质钢的发展,对钢水的洁净度要求越来越高,转炉终渣(FeO)含量不仅影响钢水收得率,而且影响钢水质量。因此如何降低转炉终渣(FeO)含量已成为转炉冶炼成本及钢水质量控制的关键一环。本课题开展降低转炉终渣(FeO)含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课题结合国丰120 t转炉的生
在固-液两相反应体系中,存在两种体系:轻质颗粒体系和重质颗粒体系。轻质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十分重要,但目前研究较少。根据固液密度差的不同,本文选择两个高温过程(氧化钙铁水脱硫和机械搅拌法制备硅铝合金)进行冷态物理模拟研究。本文使用图像处理法、电导率测均混时间、PIV粒子图像测试法等手段,研究不同搅拌桨型、搅拌模式(中心和偏心)、浸入深度、桨叶直径、搅拌转速对颗粒在液体中分散的影响,同时得到最适合固液
气体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中重要的一类,其广泛地应用在环境、食品、石油化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气敏材料是气体传感器的核心,与传统的二氧化锡、二氧化钛、氧化锌等无机半导体气敏材料相比,导电高分子气敏材料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等具有价格低廉、易得、制备简单的优点。最重要的一点是导电高分子气敏材料可以在室温下使用,因此,气体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被拓宽了。其中,聚苯胺由于其掺杂机制独特、导电性及环境稳定性良好等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许多行业来说材料的性能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超硬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高抗热性以及在极端条件下保持化学性能的稳定等优良特征,在航空航天、化工领域、机械电子元器件、国防等现代工业部门和新技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激光加热辅助技术是通过对材料表层照射高能量激光束从而使材料表层吸收能量进而使表层材料小范围升温,通过热传导作用传递到工件内部,使工件在很短的时间达到一定
新国标的实施对热轧带肋钢筋的性能以及金相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生产出具有满足断面组织和综合性能要求的热轧带肋钢筋,又能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成为钢铁企业和科研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热轧带肋钢筋冷却过程温度模型的研究,根据生产特点实现了对冷却过程钢筋温度的精准控制,研究结果为在适度减少合金添加的条件下得到合格的组织和性能提供了足够的工艺优化支撑。
耐候钢因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及良好的使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火车、桥梁和集装箱领域。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于2007年开始生产用于集装箱板的940mm~1220mm规格宽带耐候钢,产品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授予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2016年用户有320mm~450mm规格用于集装箱梁柱的窄带耐候钢需求。为此,基于板坯耐候钢生产经验在方坯连铸机上进行窄带耐候钢生产实践。650mm生产线试验生产的耐候钢带钢性能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感器的精度、准确性等都得到了较高程度的提升,同样使得基于传感器信号的人体行为识别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人体行为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人体的运动状态,对人体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嵌入式技术和模式识别算法,设计了一套集实时信息采集、融合多种传感器信息识别、实时智能终端显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可穿戴式的识别系统。通过对人体表面肌电信号(sEMG)及人体姿态信息的
烧结矿仍然在中国的高炉炉料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度,沙钢所用烧结矿占高炉炉料总量超过70%。在烧结过程中选择和添加助熔剂对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益处。沙钢通过2017到2018年烧结熔剂配加制度的进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共分三部分:1)通过烧结杯实验及矿相组成,研究生石灰配比及粒度对烧结矿各项指标的影响;2)探讨混合料水分和消化时间对烧结矿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3)综合分析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