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制造业的电子商务正处在由个别流程信息化改造向系统整合应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在实施前进行有效的就绪评估、实施过程中实时了解和调整电子商务的实施状态、实施后进行正确的整体绩效评估,已经成为当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实施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某个阶段,并没有提出整合三个阶段的评价体系和决策方法。在指标体系的选取上绝大多数的研究采用简单集合的方式从前人文献中提取,指标构建上体现明显的层次关系,而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指标与指标之间更加复杂的结构关系,不能反映电子商务价值转化的一般规律。因此目前的研究仅面向评估点的实测,而并不具备预测与决策的能力。赵晶教授提出的“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模型”基于战略——资源——能力——绩效四个维度转换过程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价值转化的一般规律,经过企业的实践论证表明能够揭示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机理。本文基于赵晶教授提出的“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模型”,旨在构建合理的能够面向决策的指标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决策分析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深入指标层,提供面向管理者的可操作的决策规则和决策支持。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模型”构建了指标体系,并且从“基于资源理论”、“Norlan阶段性理论”、“资源投入波动性分析”三个方面综合论证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面向预测与决策,且具有“动态跟踪”、“阶段评估”与“诊断预测”的能力。随后,本文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决策分析的方法——两两变量的决策规则挖掘方法和基于整体模型的变量指标灵敏度分析方法。其中,两两变量决策规则的挖掘是利用多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来研究两组变量指标之间的因果作用关系,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VIP)指标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图(w1c[1]*w2c[2])来提取决策规则;而基于整体模型的变量指标灵敏度方法则是依据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的结论,结合“图深度优先搜索”策略,而由作者本文设计出来的一种能够测量跨变量指标层和变量层之间因果关系的新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分析电子商务相关的问题,对于其它领域也具有广谱性。本文还总结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并结合177个制造型企业的实践数据,提取了两两变量之间的决策规则,得到了变量层和指标层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能够给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