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从源头出发,保持或恢复场地的天然水文基础,进行小规模、分散式的技术措施实现对雨水综合管控的一种场地保护性的开发模式。然而现如今城市化发展使土地类型发生了改变,场地利用使不透水面不断扩张,再加上市政设施“以排为主”的排水系统的不健全,导致了由雨水引发的资源、环境、生态、社会等诸多问题。本文在这个背景下展开以城市生态廊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综合归纳法、规划设计等方法,以低影响开发为指导对台州地区的雨水管控提供一定的建议。本研究以低影响开发及其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归纳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借鉴优秀案例,对实际场地进行规划设计。(1)通过对低影响开发的理论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相关概念体系的研究得出场地设计的目标原则以及设计流程,并发现在天然水文循环中扮演主要角色的雨水是使场地利用持续发展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所以在规划设计中要围绕雨水问题展开。(2)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过文献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雨水的管控配套设施比较齐全,设计了比较完善的雨水渗透和雨水收集系统措施,同时也颁布了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标准,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国内对LID的研究应用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通过借鉴国外的理念和先进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再加上国内传统的发展理念根深蒂固,这就使得LID在国内的推广面临着重重阻碍。(3)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明确低影响开发在已经实施的项目中的应用方式,取得的成果,以及可以借鉴的方式方法,对以后的实际项目有一定的借鉴参考。(4)通过实例台州心海绿廊的规划分别阐述了低影响开发在规划和具体设计中的方法,包括场地条件分析、建立生态安全基底、土地利用规划、水系统规划、绿色屋顶设计、道路设计、竖向设计、铺装设计、停车场设计等。植物是雨水循环中重要的一环,概括了植物在不同LID措施中的选择与配植。并列举了适合各设施的植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