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汕宗族社会于明清时期发展成熟,宗族在潮汕地方治理中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国之前的潮汕乡村地区,民众完全生活在宗族漫长历史形成的族规的控制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宗族的发展,强制进入乡村政权时,潮汕农村地区的民众开启了被动式的当家作主政治生活。改革开放后,国家强制权力退出乡村,与此同时,宗族势力侵入到基层民主活动中,不曾消亡的传统宗族文化也一直影响着潮汕地区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活动,使得原本给民众提供当家作主机会的制度流于形式,阻碍了潮汕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 在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型的大背景下,本文拟从潮汕地区农村近年来发生的冲突事件入手,分析传统宗族文化如何作用于农村的基层民主活动,进而考察传统宗族文化在潮汕地区基层民主实践中所发生的新变化,提出传统宗族文化可以实现现代化转型的观念。最后,结合我国当前关于乡村建设的政策指导以及全国“民主法治村”的建设经验,探讨传统宗族文化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现良性互动的建议:发挥基层民主实践对传统宗族文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强化村民民主法治意识以抑制传统宗族文化的消极影响;结合传统宗族文化的新变化推进基层民主制度的健全,并对构建两者的和谐关系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完善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