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眼中的中美关系(1946-1949)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徒雷登在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中,担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个角色,他关于中美关系的思想毫无疑问的会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总结他的思想,需要对司徒雷登本身的经历和他个人的著作进行仔细的解读。
  司徒雷登在中国出生,并且在中国生活长达几十年。他在成年后返回中国,最开始进行基督教传教工作,后来又从事教育事业,并创办了在当时非常有名的燕京大学,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在这段时间中,司徒雷登在中国接触到了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并与他们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也变得相当深刻。这些因素对他思想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便于分析,司徒雷登关于中美关系的思想可被划分为国民党与美国、中共与美国、民主党派与美国这三方面的关系。
  1.出于对民主的追求和对蒋介石的感情,司徒雷登竭力支持国民政府,希望美国为其提供援助并促使其进行改革。在对蒋介石失望后,他又寻求其他能够改变国民党现状的方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司徒雷登对国民党重新产生了信心。
  2.作为一个基督教徒,司徒雷登毫不动摇的反对共产主义思想,而这并不影响他在特定时期选择与中共进行接触。司徒雷登最初的考虑是促使中共与国民党组成联合政府,在看到双方矛盾重重后,他选择通过宣传唤起普通人对西方民主的追求,以和平手段限制中共发展。在对国民党彻底失望后,司徒雷登希望美国承认中共在中国的统治,并借此使中共摆脱苏联的影响,但这一构想没有得到美国官方的认可。
  3.中国的民主党派虽然很符合司徒雷登的想法,但向来力量比较弱小,无法对中国局势产生更多的影响。尽管司徒雷登希望民主党派能在调解国共争端中发挥作用,但他也对其能力表示怀疑。实际上,美国对于民主党派并没有寄予多少期望。
  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司徒雷登考虑较多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普通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其缺乏外交的专业知识,他经常受到信仰、个人感情等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其关于中美关系的思想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
其他文献
创新对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又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由于信息不对称性,传统的金融机构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为了规避自身投资风险,风险投资深度参与到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同时不经意间也提供了其它非资金增值服务,这些非资金增值服务对中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像“看不见的手”一样,尽管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全球变暖对世界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博弈的焦点。对于中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际贸易取得较快的发展,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以CO2排放为例,2005年中国超过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此同时,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也日益增多,倾销与反倾销贸易摩擦已成为各国进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本文主要以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抑制效应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从案件发起数量、国别分布以及行业分布三个方面进行了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介绍,结果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为中国企业在投资领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近年来,境外投资(OFDI)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诸多讨论。本文着重关注OFDI后中国上市企业表现的改变。主要关注企业在资产,生产率,财务风险,就业,投资收益和税负方面的变化。由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差异,本文将对他们OFDI后的企业表现分组分析,观察OFDI对于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  本文在OLS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引入
学位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内资商业银行的制度安排、营运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带来了新的冲击。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入,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迫切需要商业银行提供更为便利高效的海外金融服务支持。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紧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内资银行跨境并购的经济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梳理中国商业银行跨境
学位
《新闻法》的立法问题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被关注到的老问题。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几十年过去了,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大覆地的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新闻法》虽然经过千呼万唤,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没有出台。  2011年春,中围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宣告形成,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又一座丰碑,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
学位
中国封建王朝的“内部治理”,即行政体制内的弹压、修补和调整,以及权力关系的制约和平衡,是维持中国传统常规体制顺利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以光绪朝内部治理为研究对象。光绪一朝是晚清新旧政治转型的分界点。我们选择以光绪元年为起始,以光绪二十一年为终止,自内部视角对这一时期传统权力体系的运作加以分析。文章是在晚清新旧政治转型的问题意识之下,看中国传统权力体系运作和维持的方式和特点。  第一部分,在案
学位
本文试图探析大时代背景下新青年应修人的行为举止,以此探析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新青年的思想变化情况,以还原当时一个真实的新青年形象。  本文除引言外,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早期应修人的思想变化。应修人认为农业是国之根本,可以救国,由此产生了放弃商业回归农业的想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和实践。然而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应修人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他最终回到上海,放弃了从事农业的想法与实践。  第
学位
赤脚医生(Barefoot Doctor)是指在人民公社时期,由贫下中农推荐,经过一定时期培训的,具备初级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的不脱产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自1968年首次见诸报端到1985年《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为止,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本文以赤脚医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浙江部县赤脚医生的相关考察
学位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经济思想。该文选择以西汉前期具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贾谊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思想观念提出的背景与过程、政策设计的内容与完善状况,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实施进行研究,着重探讨“重农抑商”在贾谊总体社会构想中的地位,探究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思想的阶段特征与实质。  一、简单介绍贾谊“重农抑商”思想、政策的提出。以“重农抑商”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概念规范为切入点,其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