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早期死亡与肝癌动脉供血类型相关性的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9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早期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术后早期死亡与肝癌动脉供血类型的相关性。  二、材料与方法  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近5年来早中期(CLIP评分0-3分)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将TACE术后30天内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的肝癌动脉供血类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三、研究结果  收集早中期肝癌TACE术后30天内死亡病例共2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50.1岁。1377例肝癌TACE术后30天内存活病例中随机抽取50例(CLIP评分0-3分)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3例,女性7例,年龄29-82岁,平均年龄51.1岁。结果显示早中期肝癌TACE术后早期死亡率为1.81%,主要发生于12天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肝衰竭(14例),消化道大出血(5例);肝脓肿继发败血症、全身衰竭(3例),肝破裂(2例),胃穿孔及肺栓塞(各1例)。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动脉供血类型与早中期肝癌TACE术后早期死亡密切相关,其中乏血供型、肝动脉瘘型肝癌TACE术后短期内死亡风险较富血供型肝癌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  四、结论  早中期肝癌TACE术后短期死亡与肝癌动脉供血类型密切相关,其中乏血供型、肝动脉瘘型肝癌TACE术后短期死亡风险较富血供型肝癌明显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川芎嗪预处理(Ligustrazine on the precondition)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目的:通过雌激素干预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观察雌激素对其增殖、形态及对胶质细胞胶原凝胶膜收缩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用雌激素对其进行
目的: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eredita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HIBM)既往称股四头肌不受累的空泡肌病(vacuolar myopathy sparing quadriceps,VMSQ),又称有镶边空泡的远端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