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思想是我国物理教学的基础,物理学科性强,知识联系较为紧密,使学生能够根据学科结构有意义的建构认知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通过实践发现,当前的高中生依然靠多做题来强化认知,忽视最基本的物理概念与原理,题目做不出,兴趣越来越低下。基于这一现状,为改善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培养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构建系统的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成为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主要围绕结构化教学模式分别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共六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是研究的绪论部分,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对相关概念、结构化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做一定的文献综述,提出建构适用于高中物理的结构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国内对于结构化教学的理论虽已不少,但对于高中物理这一板块却没有细致的理论研究,更缺乏实践探索。如何利用沪教版教材建构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也正是本文的新颖之处。第二章节是本研究的理论部分,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以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注重知识结构的价值,善于促进学生建构认知,为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建构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节是实践调查部分,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物理教学现状,针对当前高中生物理学习情况以及结构化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对学生以及部分物理教师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法,收集到的信息为模式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第四章节是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的建构过程,主要包括结构化教学的基本理念及要素,重点对高中物理预习、新授课以及习题课如何开展结构化教学做了详细的模式建构分析,融入对教学过程、教材以及板书的综合研究,阐述了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的形成机制。第五章节是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内容,建构了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之后,进行实践探究以检验该模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预习、新授课和习题课为例分别设计了三个教学案例,并通过学生阶段测验成绩来检测模式的有效性。通过组间差异发现,经过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干预后的实验组成绩总体上都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模式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第六章节是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阐述,研究发现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改善当前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同时对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前景做了一定的讨论,以便日后更好的改进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