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及探讨非转移性大肠癌与转移性大肠癌的中医证候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的病例。采用回顾性研究,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112例大肠癌患者(包括43例非转移性大肠癌与69例转移性大肠癌)的症状及体征进行例数、频率统计,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Microsoft Excel软件统计出的结果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1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病例112例: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共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发生转移的大肠癌69例,其中,男35例,女34例。2 43例非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依据出现的频率依次为:舌红、腹胀、纳差、口干口苦、脉弦、腹泻、便秘、乏力、苔黄腻、舌暗红、恶心呕吐、腹内包块、腹痛、便血、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69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依据出现的频率依次为:乏力、舌淡、畏寒、纳呆、腹泻、寐差、脉细、便秘、腹部隐痛、腹胀、双下肢浮肿、小便清长、腹内包块、苔薄白、消瘦、苔黄腻等。3 43例非转移性大肠癌患者证候被聚类为:肝郁脾虚证16例(37.21%),湿热壅滞证15例(34.88%),脾气亏虚证10例(23.26%),瘀毒内阻证2(4.65%);69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证候被聚类为:脾肾阳虚证29例(42.03%),气血两虚证21例(30.43%),肝郁脾虚证13例(18.84%),瘀结水留证6例(8.70%)。结论:1非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主要有:肝郁脾虚,湿热壅滞,脾气亏虚,瘀毒内阻;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主要有: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肝郁脾虚,瘀结水留;并为转移性大肠癌的中医证候类型规范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2非转移性大肠癌与转移性大肠癌的中医证候类型均以脾气虚证最多;非转移性大肠癌的虚证以脾虚证候为主,实证以湿热证候为主;转移性大肠癌的虚证以脾虚证候为主,实证以肝郁证候为主。可见,不论大肠癌是否转移,脾虚证在大肠癌发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3非转移性大肠癌与转移性大肠癌的中医证候多为虚实夹杂,非转移性大肠癌多以实证为主,转移性大肠癌多以虚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