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动态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idzhang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成为国内外的焦点,从早期的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界热炒人民币大幅贬值,到2003年日本、美国等国反过来又热炒人民币大幅升值。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顺差总额和外汇储备猛增,这种升值的预期的压力更加加剧。我国也因此在2005年7月21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从此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小幅升值的趋势中,升值幅度达17%,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7月以后,一直到最近的2009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没有变化,一直在6.83左右小幅波动。   由此提出一个问题: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其后汇率的升值趋势有其客观理论基础吗?从Meese和Rogoff(1983)的经典文章开始,普遍认为至少在中短期内,汇率是脱离经济基本面的,这也被称为“汇率决定之谜”。从国内研究来看,认为我国汇率应该升值的主要依据是:B-S效应和近年来我国的巨额顺差,但是这两个理由均难以让人信服。   本文我们主要是研究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由于汇改至今不过四年时间,因此,我们是在一个中短期的框架内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研究思路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展开,一是,数据驱动建模。通过观察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日数据,通过滚动回归的方法来刻画人民币货币篮子中各货币的权重变化,来解释汇改后人民币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汇改后人民币的平滑转换模型(STR);二是,根据已有汇率理论建模。分别对经典的货币模型、非抛补套利模型和购买力平价模型,及新近发展的泰勒法则模型建模,通过与随机搜走模型对比,来发现何种理论最适合刻画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三、结合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状况,我们在传统汇率模型基础上,放松理性预期的假设,提出“适应性学习下”下的人民币汇率模型,并重新考察上述模型。   具体的,论文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思路和基本分析框架,并对本文主要创新点进行了梳理。   第二章对新中国60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对本次汇率制度改革的一个大背景进行宏观描述,阐明其必要性。   第三章利用2005/7/21-2009/8/13日汇率数据从篮子货币权重变化角度解释汇改以来人民币/美元走势。发现:一、利用OLS和GARCH回归对期间篮子货币平均权重进行估计,美元权重达到88%,CUSUM稳定性检验表明美元权重存在结构性变化。二、利用滚动回归(rolling regression)对美元权重做了一个连续刻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处于一个缓慢上升、快速下降和重新回调的趋势中。三、引入外汇市场压力(EMP)后,使用月度数据对篮子货币重新进行了考察,欧元在篮子中比重大幅上升,同时我国对外汇市场压力反应不明显,外汇储备的增加和国内外存在的利差并不会反映在人民币的走势中。至此,我们认为人民币仍取决于篮子中最主要的两种货币:美元和欧元的权重转换及二种货币间的价值变化。   第四章采用汇改后至2009年8月的日汇率数据来探讨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平滑转换,在上章基础上,我们从篮子货币权重的角度证明了汇改至今人民币汇率至少存在两个机制。继而通过建立规范的STR模型对汇率机制转换进行刻画,确定了此次汇率机制转换的具体时间是在2008年7月和2009年1月,并且两次机制转换均是跳跃性的一次完成。最后对汇率进行了样本内和样本外的预测。   第五章利用汇改后2005年8月至2009年4月间45个月度数据建立人民币/美元汇率的预测模型,通过区分模型的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和模型的预测能力(forecasting ability)两个易混淆的预测指标,考察了人民币/美元汇率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四种宏观汇率模型均具有可预测性,但是预测能力却显著不同;货币模型、非抛补套利模型和购买力平价模型预测能力无法打败随机游走模型,而泰勒模型却明显优于随机游走模型。并且发现汇改后人民币/美元的汇率变动与泰勒规则中我国的通胀率关系最显著:通胀率上升,人民币就有明显升值趋势。   第六章在上章基础上放松了理性预期的假定,认为经济主体只知道模型的结构分布,而不知道模型的真实参数。基于已有的信息,经济主体像普通计量经济学家一样对模型参数中进行估计,并按照“适应性学习”的法则更新参数。基于汇率的货币模型和泰勒法则模型,我们引入“适应性学习”来考察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一、货币模型在引入“适应性学习”之前,预测能力比不上简单的随机游走模型;引入“适应性学习”后,预测能力大幅改善,但是仍然比不上泰勒法则模型。二、对于泰勒法则模型,引入“适应性学习”后,预测能力几乎不变,这也从侧面应证了泰勒法则模型结构稳定性。因此,我们得到结论:不论是否引入“适应性学习”,泰勒法则模型仍最适合刻画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第七章在前两章基础上,具体阐述人民币汇率和通胀之间的关系,并对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做了一个详细预测。最后一章第八章是全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说明了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伴随泛北部湾经济区域蓬勃发展,该区域内金融中心如何建立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正是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对金融中心的概念及发展进行了总结,得出若干发展金融中心的普
学位
高中英语中,情绪词占有较大的比重,掌握情绪词的用法,是学好高中英语的难题之一。在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基础上,笔者将情绪词的用法作了总结,以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情绪词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释放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形成了农民工大规模外出务工的社会现象,并且其总人数也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然而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