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和人们对便利生活的追求,加速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繁荣。物联网技术在以实现物品跟踪和信息传递为目标的物流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天线为RFID标签的关键部分,其制作方式的改革得益于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其中,导电油墨的研发对降低天线制造成本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开发兼具高导电性和良好力学抵抗性能的纳米银油墨。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包覆的球、线、片状纳米银,产物经离心、清洗、再分散、旋蒸,获得高浓度纳米银乙醇分散液。用纳米银分散液、溶剂及丙烯酸树脂配置UV导电油墨,探讨不同形貌纳米银对油墨导电性能及墨层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在液相还原法中,用水合联氨和硝酸银制备PVP包覆的粒径小且均匀的球形纳米银。探讨了溶剂种类、PVP与硝酸银的摩尔比、水合联氨浓度及反应温度对银粒度的影响。结果,在硝酸银乙醇溶液中,PVP/硝酸银(摩尔比)=1.5,水合肼乙醇溶液体积浓度3.23%,反应温度80℃,磁力剧烈搅拌条件下,控制水合联氨的滴加速度,制备了粒径分布在20-60nm,平均粒径35nm的纳米银球。然后,用多元醇法,在高温回流条件下用乙二醇还原硝酸银制备PVP包覆的纳米银线,探讨了反应时间,PVP与硝酸银的摩尔比,PVP分子量,反应温度对纳米银线合成的影响。结果,当PVP K30/硝酸银(摩尔比)=6时,乙二醇与硝酸银在160℃高温回流下反应1h,合成了横截面直径约40nm,长径比高达250的纳米银线。最后,利用硼氢化钠对硝酸银的还原作用,过氧化氢的蚀刻作用,柠檬酸三钠的络合作用以及PVP的包覆作用合成了边长70-110nm,厚度20-30nm的类三角纳米银片。将纳米银分散液按比例分散至乙二醇、异丙醇的混合体系中,添加丙烯酸酯制备纳米银UV导电油墨。对比分析不同形貌纳米银UV油墨的导电效果及墨层的力学性能。结果,对于银含量为油墨固含量66.5wt%的导电油墨,纯银球油墨的电导率为0.82×105S/m,银球掺杂等比例银线的油墨电导率达2.1×105S/m,银球、银线、银片等比例掺杂的油墨电导率可达2.73×105S/m。含银球、银线、银片的油墨层中,导电粒子形成的导电通路更加完善,油墨导电性显著提高。在对墨层的抗撕拉、耐摩擦及耐弯曲性能测试时,发现银线和银片能有效改善墨层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