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隶属于白蚁科Termitidae,大白蚁亚科Macrotermitinae,大白蚁属Macrotermes,是一类土栖性培菌白蚁,在地下土壤中建巢,采集枯枝落叶纤维培育真菌为食,能加快木质纤维的循环速度,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物种。但该物种出现在人为环境中时,也对农林、水利、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电讯设备、木材贸易等造成一定的危害,是亚洲、尤其是中国重要的防治对象。黄翅大白蚁起源何地,迄今各地地理种群之间遗传上有无分化尚不清晰。本文拟对其地理种群遗传进行分化研究,探讨该种白蚁起源进化中心和扩散途径及演化方式,为其利用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信息学的不断发展,对黄翅大白蚁的研究已从早期的形态学、生态学方向转向了基因水平研究。本文利用线粒体标记COI、COII、重测序(SNP)技术对采自我国南方9省25市的黄翅大白蚁标本进行了测序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了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黄翅大白蚁COI基因序列A+T含量(59.5%)高于C+G含量(40.5%),COII基因序列A+T含量(64.6%)明显高于C+G含量(35.4%),且COII基因突变区域大于COI基因。2.黄翅大白蚁COⅠ/COⅡ基因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在0.002~0.005和0.002~0.024之间。3.基于COⅠ/COⅡ/SNP基因遗传变异分析综合得出:不同省市地区的黄翅大白蚁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变异,同一省市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采集地点的黄翅大白蚁也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变异。4.基于SNP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得出:黄翅大白蚁的起源中心推测可能是中国沿海两广海南一带,形成内陆和西南边陲2个分支。广西、广东、海南种群为发育中心,云南、贵州的样本本亲缘关系较近,但与发育中心遗传距离较大。福建、江西、湖南、浙江、江苏的标本亲缘关系较近,与发育中心遗传距离较近。线粒体遗传差异的结果是由于地理隔离,不同地理种群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不断适应和进化而产生的,其存在复杂多变的遗传变异。5.全球大白蚁属起源中心是非洲,随地球板块运动,非洲板块逐渐向亚洲板块挤压,大白蚁属向东南亚、澳洲一带扩散,经马来西亚半岛等东南亚国家入侵中国,分化出黄翅大白蚁,分子证据和生物地理谱系分析显示黄翅大白蚁的起源中心推测可能是中国沿海两广海南一带,然后逐渐形成一支往云南、贵州、越南等地发展。另一支则往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和江苏等内陆一带发展,在江苏沿长江流域形成黄翅大白蚁的分布北限,也是全世界黄翅大白蚁的分布北限。6.黄翅大白蚁各地理种群相对独立,但相互之间又呈现镶嵌、套叠关系,尚没有比较清晰的分离关系,如果地理阻隔明显,则相对分离清晰,如果没有地理阻隔,则上述镶嵌、套叠关系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