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速公路行业行政监管的完善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eiyun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速公路行业的管理体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由政府作为唯一投资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到通过拓宽税费渠道增加建设资金的事业型投资体制阶段,再到确立收费通行制度,实现收费还贷的投资经营模式的道路收费通行体制阶段,直到最后通过转让公路经营权来实现收费经营的经营权转让和股份制阶段。随着公路经营权进入市场,政府的监管行为对于高速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要。高速公路行业的行政监管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负外部性的必然选择。总体来看,高速公路行业的行政监管应当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和行政效益原则。具体而言,本文从监管目标、监管主体、监管行为以及对监管权的制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行业行政监管存在的问题。第一,高速公路监管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保障公路本身的公益属性,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要实现高速公路的完好、安全、畅通和高效运行;三是要保障高速公路的使用者、经营者、投资者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第二,各级人民政府是辖区内高速公路行业行政监管职责的最终承担者,而具体责任的履行由其下属的公路管理机构来完成。在监管主体方面主要存在多个监管主体法律职责混乱以及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第三,在监管行为方面存在行政命令太过强制,行政许可无法可依,行政监督检查重事前轻事中事后、重书面轻现场,行政处罚和行政接管行为缺失等问题。第四,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权制约机制,导致监管权有异化的可能性。之后,本文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首先,在监管主体方面,建议通过引入派驻制度来改善监管主体制度。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派驻的方式来解决交通部门与企业严格分开执法存在的弊端。其次,在行政监管行为方面,建议通过加强行政指导、明确特许经营协议为行政合同、加强行政处罚行为的运用、完善行政接管制度来改进行政监管行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来实现对监管权的制约。各级政府应当将高速公路的具体信息加入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且通过政府网站或者各类传媒,将行政区域内的高速公路的具体信息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应当在每个收费站的显著位置设立公告牌,公告牌应当载明收费站的名称、审批机关、该条高速公路的属性、经营企业、收费标准、收费期限以及举报电话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听证程序中代表的选取、职责权限、听证程序、听证结果信息反馈等具体问题的明确和细化。
其他文献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实现行政目的的重要手段,在行政处罚体系中对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进行明确,有利于行政处罚体系的完善并为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力运行提供基本的行为逻辑与指引。在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中根据行为的不同评价阶段,分为成立要件与情节要件。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为实现行政处罚目的而设计,必须体现行政处罚的根本性质与特征,有所区别于刑法的相关理论,其中对于成立要件分为构成要件的符合性判
建设工程领域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围绕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纠纷。本文仅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领域存在的招投标、黑白合同、工程款结算、合同无效后责任的认定等法律问题,分四章进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它的发展程度是一国乃至全世界经济的风向标,但同时而来的是银行的高风险性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加强银行监管已为各国所普遍关注,而其中
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时代特征。在此宏观背景之下,我国的司法改革进程也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然构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