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数据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国内外部门及学者对我国经济数据提出的各种质疑,加强对经济数据质量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但有助于公民更好的了解经济数据,树立国家统计部门的威信,对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统计理论方法的广泛应用,许多统计学者也在不断探索用更好的统计方法、更好的模型来描述和反映经济数据中的问题,探寻经济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解决发展中不和谐的问题。同时,我国统计部门也在不断完善统计体制,改革统计政策,加强监测和管理数据质量,以提高我国经济数据的质量,与数据质量的国际标准相接轨。本文以现代统计理论、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等有关理论与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于一体,具体采用了数据删除模型和投影寻踪法两种方法,对我国GDP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并将两者的最后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提出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对国内外研究数据质量的文献及方法进行综述;(2)对现代统计方法的简单概述;(3)对数据删除模型和投影寻踪法的理论研究;(4)利用数据删除模型和投影寻踪法对我国GDP数据进行诊断研究,并加以比较;(5)针对研究结果中的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基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保持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必须在统计体制、统计方法以及统计理论上继续努力,因而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保持社会和谐发展上提出以下建议:首先,结合国际数据质量的标准,加强我国GDP核算体系与SNA和GDDS的接轨。其次,健全统计体制,完善统计法规,为统计质量提供法律保障,保证经济统计的良好环境。再次,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保证统计数据的诚信,尤其重视基层统计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加强宏观和微观层次的管理和调控,保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协调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