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知识有不同维度,不同类别,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词汇广度知识; (2)词汇深度知识; (3)接收性/产出性知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二语写作词汇的研究较多,但研究二语口语词汇的较少,研究学习者口语词汇变化的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的主要假设是:产出性词汇量会随着二语学习者所处学习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基于这一点,本研究通过词符/词形平均比率和词频概貌分别观察词汇多样性和词汇复杂性,目的是描写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测试环境下的口头作文中产出性词汇发展变化规律,具体围绕两大研究问题:(1)产出性词汇多样性是否会随着二语学习者学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存在变化,那么在不同学习阶段中,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之间有何差异?(2)产出性词汇复杂性是否会随着二语学习者学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存在变化,那么在不同学习阶段中,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之间有何差异?本研究采用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简称SECCL)中全国英语专业2001年四级口语考试的即席演讲和2003年八级口语考试的口头评论作为口语语料。按照研究设计,从两种语料中任意抽出三组,每组按照口试总体成绩排序,根据不同考试环境和成绩分为高低分组。本研究中使用的语料库工具Wordsmith和Range主要用来获取学习者的词汇多样性和词频概貌(LFP)。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一、就词汇多样性而言,四级与八级水平口语测试者在词符/词形平均比率的整体指标上不呈现显著差异,一方面说明二语学习者经过两年的学习经历并不能改变在词汇多样性上所体现的词汇产出能力;另一方面说明词符/词形平均比率可能极易受语料不同文体类型的影响。二、较之整体变化趋势,不同学习阶段的高分组在词汇多样性上也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但低分组间却显现出显著差异,即四级测试者的词汇多样性明显高于八级测试者,这种差异可能是受高年级课程设计的影响,也可能由于受求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低分组学生到了高级学习阶段忽视了对口语技能的训练。三、就词汇复杂性而言,无论在不同学习阶段之间还是不同水平之间,测试者只有在第一和第三词频段呈现显著差异,说明基础阶段学习者使用基础词汇较多,高级阶段的学习者词汇的复杂程度明显增加,说明二语学习者在一定时间段内可以从词汇数量和复杂性上反映出他们的口语水平。这一结果在许多国内写作研究中有所验证,但口语的词汇变化远比书面语词汇变化情况要复杂得多,有待深入研究。从实践意义上讲,本次研究对产出性词汇发展变化的定量研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首先,在口语词汇多样性和复杂性上二语学习者表现的变化模式为提高口语词汇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其次,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二语学习者趋向于运用复杂的词汇。这一现象要求在口语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高频词,以此帮助二语学习者区分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的运用。因此本研究为今后研究不同情景中的中国二语学习者口语词汇发展变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