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的任务是设计并实现基于DSP(TMS320VC33)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本论文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当前广泛使用的测量仪器中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我国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中的电压偏差、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和公用电网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 其次根据国内外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特点和国内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已有的监测理论和实践成果,提出了本课题监测系统的整个框架结构、要实现的功能、实现这些功能的硬件设计方案和部分软件设计思想。 在硬件设计方面,采用了基于TMS320VC33和80C196的双CPU系统,系统的通讯方式为:CPU之间通讯采用了双口RAM;与上位机通讯采用了RS-485和以太网等灵活的接口电路,这样既考虑了电力系统目前的通讯状况,又考虑到网络化监测系统的可拓展性。其中有效地解决了A/D和DSP总线电平不匹配的问题,极大地利用了DSP的串口可作通用I/O的功能,有效地控制了A/D转换,取代了传统的CPLD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采用了归一化方法设计3.2kHz抗混叠低通滤波器电路和50Hz低通滤波器电路,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用传递函数来设计低通滤波器电路;采用了锁相环电路和硬件测频,有效地减少了频谱泄漏及其带来的误差,并提高了测频精度,实现了对电网频率进行实时跟踪。 在部分软件设计方面,编写了A/D数据采集程序、DSP与80C196之间数据通讯程序和写flash程序,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因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采样转换不同步带来的误差,解决了两CPU之间数据总线位数不匹配的问题,经反复实验调试解决了将编译后的coif文件写入flash和程序上载等难题,并成功地完成了bootloader(程序上载)。 上述硬件系统通过了硬件调试、软硬件联合调试和整个系统的联合调试,解决了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现已投入试运行。 论文中详细描述了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通信方案、部分软件设计以及具体的软、硬件实现过程和相关的试验结果。
其他文献
由于各种非光滑因素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类动力系统称为非光滑动力系统,这类系统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工程实际中。而非光滑因素的存在,使得此类系统通常是非线性甚至强非线性的,从
近年来,传统化石能源面临储量减少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风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极其迅猛的发展。随着陆上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世界各国陆续将目光转向海上风电开发。然而,海上风场环境相对陆上更加恶劣,增加了风机的安装和维护难度,风电机组的维护成本较大,成为阻碍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发功能完善且性能稳定的海上风电监测系统对于降低海上风机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保证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
学位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其具有“高速传输”和“永远在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数据传输时间不连续、突发性强的场合。而在油田上,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