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器减阻增效优化改造实验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细颗粒物(PM2.5)因其易富集有毒有害物质和易诱发不良天气等特点成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燃煤发电及工业生产过程是PM2.5的主要排放源,这些排放源多为集中有序排放。因此,使用合理高效的除尘装置对工业尾气颗粒物进行源头治理,对于减少颗粒物排放量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旋风分离器常被用于颗粒物的收集,其结构简单、投资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使其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旋风分离器也存在内部能量耗损较高(压降较高)、细颗粒物去除效率低下等问题,单独使用时难以满足日趋严格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于是,本研究基于涡核破碎翼减阻技术、云凝并团聚技术、雾滴预荷电技术以及静电除尘技术,逐步对传统旋风分离器进行了优化改造,以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对传统旋风分离器进行逐步的优化改造。第一步,以金属制作的旋风分离器作为初始工艺,记为工艺A;第二步,在旋风分离器溢流管中心轴位置加入涡核破碎翼减阻杆,用以降低旋风分离器前后压降;将该状态下的工艺记为工艺B。第三步,在工艺B基础上引入云凝并团聚技术,以提升装置的细颗粒物去除效率;将该状态下的工艺记为工艺C。第四步,在工艺C的基础上引入雾滴预荷电技术,通过静电力作用增强云凝并团聚过程,使得装置的细颗粒物去除效率更进一步;将该状态下的工艺记为工艺D。第五步,在工艺D的基础上引入静电除尘技术,对涡核破碎翼进行高压荷电,使其成为放电极。然后,将金属旋风分离器外壳接地,使之成为收尘极,在旋风分离器内构建起荷电收尘电场,捕集前段未能有效分离的逃逸颗粒,进一步提升系统细颗粒物去除效率;将该状态下的工艺记为工艺E。在各个改造阶段的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除尘实验,对比各改造阶段不同工艺条件下旋风分离器的压降、系统颗粒物去除总效率及分级效率。其次,分别探究入口流速、入口粉尘浓度、旋风分离器前凝并段管长等运行参数对于各改造阶段不同工艺下除尘装置的颗粒物去除效率和旋风分离器压降的影响,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优化改造前后新旧工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旋风除尘工艺,完成整个优化改造后的低阻高效电旋风除尘新工艺的旋风分离器压降降幅最高可达13.8%,颗粒物去除总效率较改造前提升了20.89%,最高可达98.74%,粒径在2.5μm附近的颗粒物去除效率最高提升了40%以上,有效解决了传统旋风分离器能量耗损较高(压降较高)、细颗粒物去除效率低下的问题;完成整个优化改造后低阻高效电旋风除尘工艺能够适应不同工况需求,在不同的运行参数条件下均保持着96%以上的颗粒物总去除效率;相较于传统旋风除尘工艺,完成整个优化改造后的低阻高效电旋风除尘工艺总成本有所提升,但出口颗粒物逃逸比仅为原来的十七分之一,以较低的经济投入实现了较高的环保收益,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3D打印成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型工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和产品开发人员的青睐。随着3D打印成型设备的开发研究日趋成熟,成型材料的种类单一成为限制3D打印工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就3D光固化成型技术而言,如何研发合成一款光固化速率快、成型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是一大挑战,本论文对3D打印光固化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展开以下内容:(1)以二羟甲基丁酸为单一原
学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于人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将实验分为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和0药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根据高良姜素浓度(12.5、25、50、100μmol/L)进行分组,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健康细胞进行实验。各组作用24 h和(或)48 h后,使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高良姜素作用后
学位
结论:1.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后大气SO2、PM10污染状况改善,但NO2污染水平有所上升;2.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后大气PM10死亡风险大幅下降,而SO2、NO2导致的死亡风险未发生显著变化;3.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成功降低了大气污染物SO2、PM10造成的死亡负担及寿命损失,而大气NO2污染导致的死亡负担和寿命损失增加,是兰州市近年来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目的:1.通过分析兰州市2004-2017
背景/目的:根据最新的全球癌症数据库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共有1033701人(占所有癌症确诊病例的5.7%)被诊断为胃癌(GC)。胃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位列恶性肿瘤的第4位,病死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而我国是胃癌高发区。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早期诊断方法,胃癌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已进入疾病晚期,手术无法根治,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仅有20%-30%。化学治疗是进展期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方式,
学位
目的构建、鉴定并繁育Lamtor2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建立Lamtor2巨噬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模型。基于Lamtor2巨噬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模型,初步探究Lamtor2基因生物学功能,从相关蛋白和炎症因子表达的水平探讨Lamtor2基因在Kp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材料实验动物来源Lamtor2~(flo
学位
含氮杂环喹唑啉酮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是多种天然源生物碱和商业化药物主要结构单元。在天然源生物碱中,源于海洋细菌的2-甲基喹唑啉酮被用于抗菌活性研究、源于常山根的4(3H)-喹唑啉酮和常山碱被用于抗疟活性研究、源于骆驼蒿的骆驼宁碱被用于抗肿瘤活性研究;在商业化结构中,氟喹唑与丙氧喹啉对植物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喹螨醚可有效防治多种植物的真叶螨,甲喹酮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由于该类结
学位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轻症和重症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体征,实验室指标,探讨SFTS患者向重症发展的危险因素,为SFTS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预警。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确诊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分为轻症组(42例)和重症组(38例),
学位
目的:体外验证槲皮素抑制骨髓瘤细胞(U266)的增殖和降低小鼠单个核细胞(RAW264.7)定向分化破骨细胞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266细胞株,通过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U266细胞后,CCK-8检测U266细胞的增殖状况。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通过槲皮素处理RAW264.7细胞,用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P)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破骨细胞的分化相关基因表
学位
学位
高性能材料氢化丁腈橡胶(HNBR)和电池级碳酸锂及氟化锂在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这些材料的纯度直接决定材料性能。在HNBR材料制备过程中,不同于传统离子交换脱除钯催化剂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从选择性均相溶液催化加氢结束后的HNBR中脱除回收微量Pd催化剂的新工艺,确定了过氧化氢盐酸氧化剂体系,乙酰丙酮乙醇溶液为析出剂,氧化剂用量为理论值的1.2~1.5倍,氧化时间不少于60 min,
学位